《师生交往 亦师亦友》-一堂难忘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朴朴
创建于2019-09-25
阅读 8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今天上午,我们来到湘潭县凤凰初级中学进行"影子跟岗"的实践学习,有幸聆听了该校谢艾乐老师的一堂《师生交往 亦师亦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送教下乡的主题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探究性问题策略。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课磨课活动。今天是由该校的谢艾乐老师提供了《师生关系 亦师亦友》展示课

  首先,谢老师用一张照片导入课堂,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紧扣主题,开门见山。

  同学们,你们认为照片中的两个人是什么关系? 

  生1:父女关系 

  师:确实,照片中的两个人似有相像,但是他不是我的父亲

  生2:师生关系

  师:对了!他是我的导师,像是我的父亲一样


  接着出示主题,抛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畅所欲言。

  问题:在你心目当中最渴望与老师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

  生1:能与老师交流的朋友关系

  生2:师生一起玩的朋友关系

  生3:交流、学习的关系

  

  通过这一环节的进行,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节课中的两个核心内容之一

  一、教学相长

  设计了五个问题:

  1.你是如何理解"教学相长"的?

  2.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你认为这种课堂对自身来讲有什么意义?

  3.回想你受到老师表扬和批评印象最深的场景,谈谈自己当时内心的体会。

  4.(生)你是否因为曾与老师发生矛盾没有处理好而内疚?

  5.(师)你是否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而自责?

  通过五个问题的设计及与学生的交流解答,达到了师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主题。

  二、亦师亦友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你们认为我们班级中哪一对师生的关系处理得最好?好在哪里?达到本课堂两个核心问题的第二个问题的解决。

  生1:王子健与周老师关系很好。因为周老师见到他会笑。

  生2:我们班A、B、C三人与周老师关系很好,因为他们与周老师在一起聊天。

  生3……


  最后,课堂小结让学生明思路,巩固了本节课的内容。

  本堂课有几个亮点:

  1.本堂课基本上都交给了学生,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而我们的老师有几个是把时间交给了学生的?

  2.学生很给力,表现很出色。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让学生来分享,有的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甚至动情的流下了眼泪,让我感觉这不是一堂道徳与法治课更像是一堂心灵之旅的心理健康课。

  3.平时的课堂都是师问生答,本堂课出现了师问师答,真正的做到了换位思考,以至于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为该班的班主任周老师的参与课堂活动点赞。

  4.执教教师素质高。谢老师用她的智慧一步一步的将学生回答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同时本堂课也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当有一个学生说到某一天受到了XX老师的批评后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老师有点偏心时,老师应该帮他分析一下原因,化解掉心中的委屈,这样,孩子的心里是不是就释怀多了呢?

  听了谢老师的这堂展示课,我在思考:我们老师的课堂是不是也这样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多说呢?

  

阅读 8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