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 杨吉凡
我国实施渐近式延迟退休政策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做出的战略决策。这一政策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人口形势发展变化和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而制定的,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下是具体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 匹配国情变化: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5周岁、50周岁)是上世纪50年代根据当时国情确定的。7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使得原有法定退休年龄难以匹配当下的基本国情,也难以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 增加劳动力供给: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转向“老年型”,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下降、年龄结构老化,通过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稳定劳动参与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许多人在达到现行退休年龄时仍然具备工作能力和经验,延迟退休能够让他们继续发挥专业技能和经验,实现人力资源的更充分利用。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
3. 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延迟退休更符合人们的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4.促进社会公平:避免过早退休造成的人才浪费和养老待遇分配的不均衡,让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工作机会和社会保障方面更加公平。
二、优化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1. 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我国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增加,原法定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受教育年限增加意味着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时间推后,平均工作年限缩短,导致人力资本利用率降低。延迟退休可以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
2. 激发劳动者积极性:随着预期寿命和健康水平的提升,一部分老年人继续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也在提高。延迟退休可以满足这部分老年人对工作的需求,让他们继续发挥经验、知识和技能优势,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满足劳动者多元化需求
1. 尊重劳动者意愿:延迟退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劳动者的意愿。通过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等原则,允许劳动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退休时间,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对退休时机的多元化诉求。
2. 促进个人价值实现: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可以让一部分人员再度回到自己喜欢的岗位,填补日常的枯燥生活,实现个人价值的持续发挥和提升。
3.保障劳动者权益:政策的实施考虑到了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如特殊工种和高海拔地区职工的提前退休政策,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尊重。
4.促进就业市场的灵活性:延迟退休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更多大龄劳动者就业,同时加强对就业年龄歧视的防范和治理,促进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和灵活性。
四、缓解养老压力
1. 减轻家庭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劳动力人口相对减少。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减轻社会养老负担,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老年人通过延迟退休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延迟退休也有助于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2. 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延迟退休可以提高大龄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能力,进而促进消费需求和就业增长,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减少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增加养老金缴费的人数和期限,从而增强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保障养老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五、促进就业市场稳定
1. 促进就业市场平衡:研究表明,老年人就业的增加不仅不会对年轻人就业产生负面冲击,还会促进年轻人就业。通过延迟退休政策,可以平衡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保持就业市场的稳定。
2. 加强就业保障:政策还强调加强大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开发和权益保障,通过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措施,为大龄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保障。
3、增强个人养老保障 :使个人有更多的时间积累养老金,提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和保障水平。
4、适应国际趋势: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延迟退休政策,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也是与国际接轨,适应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
综上所述,渐进式正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是对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和人口结构变化的积极应对,旨在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平衡、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以及劳动者个人权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