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1.提出课前要求,准备好自制学具。
2.回顾旧知:昨天学了什么内容?
一生: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追:三角形的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有关吗?
3.揭题“多边形的内角和”
二、新课
1.读题,设:什么是多边形?什么是内角和?
集体探讨。
2.出示一组“四边形”,观察,设问:
分别是什么图形?
有什么共同点?
哪里是它们的内角?
3.指名学生在屏幕上标出这组图形的内角。
(1)根据该生的标注,引导观察到正方形、长方形与其他四边形的内角的不同。
(2)提出学习内容:研究这组四边形的内角度数。
- 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自制四边形,自主研究如何计算出它们的内角和。
(建议直接使用希沃播放课件,便于课堂上的展示。最关键的是不用切换平台。)
(像这种实操最适合希沃的拍照上传或视频投屏。)
学生在展台上现场展示自己的思路和做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抓住学生在回答中的亮点——相同的道理,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测量出长方形的内角和。)
板书方法:测量法。
一生在展台上演示自己研究出来的折一折的方法。
指出学生的演示中的问题——可以在纸片上标注出内角。
一生上台展示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
根据学生板书:剪拼法
4.小结:刚才我们研究出了这些方法,都能够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解和。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一下其他图形的内角和呢?
5.集体交流
明确要求:你用哪种方法研究了哪种图形的内角和。
一生展示“剪拼法”。
(由于实物较小,没有请学生讲述。个人认为,已经指名的学生,还是要让她展示出来。呵护其自信心。)
6.设:假如我们都不用刚才研究的方法,怎么才能研究出四边形的内角和。
一生上台展示自己研究的方法——画三角形
一生上台展示——图形分解
设:你可不可以只画一条线,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生上台演示——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把这个梯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两个三角形就是360度。
设:请你在平行四边形上画一条线,把它变成两个三角形。
学生实操。
设:给刚才用的方法起个名字。
师:分割法。板书。
得出结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三、多边形
设: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的内角和计算方法。那么,如果是五边形呢?六边形呢?
1.打开书,66页,试着用刚才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个图形的内角和。
补充:研究出来后,你要试着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展示学生的做法,请该生上台说出自己的思路。
4.展示一生的做法,把六边形分成两个梯形。
指名学生帮助他找出错误。
(此处个人认为还是应该让这个学生说自己的思路,再根据这个学生想法进行引导。)
5.展示另一种分法。
四、小结,布置作业
从这两节课的观察上来看,这个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很高的,几乎没有打混的。反映出该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日常的课堂管理和训练是很到位的。
优点:
1.启发式的提问和及时的追问,让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深度参与和思维训练中。
2.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以“说数学”的方法落实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训练。
建议:
1.注意面向全体,在实操过程中,有意去关注一下后进生,针对一些不一样的做法进行引导,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实现堂堂请的目标。
2.注意课堂环节之后的小结,把具体的知识或方法强调出来,形成结论,请学生读记。
3.多研究电子白板及现有平台设备的功能,能用则用,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