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1.认识象形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探寻“贝”的秘密
(1)出示句子“古时候,人们觉得——”
随文识字。
(2)出示第一自然段,再次探寻“贝”字的秘密。
指名一生读。指名二生读,要求读准确。
出示“甲骨文”,理解意思。
(这里教师放手太少,学生的思维没有动起来。)
分别理解“甲”和“骨”。
再次回到“贝”字的甲骨文。
3.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你又发现了“贝”的什么秘密?
(总感觉这里的逻辑性不强,环节凌乱,思路不清晰。)
4.出示句子“古时候,人们觉得——”
(1)认识“珍贵”“饰品”;
5.出示句子“而且贝壳——”
认识“钱币”。
设:为什么把贝壳当作钱币?
生找出文中的描述,回答。
6、出示句子“所以,用‘贝’——”
(1)提出“贝”字旁的字,展示在黑板上。
开火车拼读。不拼后再读。
(学生有读错,需要明示错在哪儿。)
(2)集中出示“贝”字旁的字,标红“贝”字旁,说说为什么这些字与钱财有关。
(这个环节学生没有深入思考。)
(3)出示课后词语,齐读。
(这里的引入有点儿突然。建议整堂课就以“贝”的秘密为核心问题,分层次推进。)
7.出示课后思考题。
(个人认为这里出示为时有点儿早。)
三、书写汉字
1.出示准备教写的三个字“贝”“财”“购”,集体交流。
出示观察要领,再指名学生谈自己的观察所得。
(这个环节与前面的重复了,需要整合或删减。)
2.教师范写
(教师的板书一定要练。)
出示评价要求,学生自由写汉字。
(课件上有了评价要求,黑板上就可以不出示。)
展示学生的书写,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要求学生在书上写完整。)
建议:
1.以核心问题“探寻贝的秘密”贯穿整个课堂。
2.课堂教学要有学生思维训练的意识。
3.板书不完善。
4.版块小结和课时总结做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