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 第九期】幼小衔接中的认识误区

蓟州一幼
创建于2022-04-02
阅读 1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如果衔接不当,可能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为了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融入小学生活,家长们在幼小衔接中应避免认识误区,做好充分准备。让我们一起走进蓟州区第一幼儿园幼小衔接小课堂吧!

【误区1】

轻描淡写,漠不关心

        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不注重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不关注孩子在园期间的发展变化,不配合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专题家长会,更不和孩子聊任何有关入学的话题,这会使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重视与关怀,更谈不上主动发展了。


【误区2】

简单粗暴,施加压力

       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孩子的活泼好动归结为调皮捣蛋,经常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吓唬孩子:“一天到晚就知道调皮捣蛋,我不管你,到时候老师会好好收拾你。”“连十分钟也坐不住,到时候你就等着让老师罚站吧!”试想一下,听到这些语言,孩子对小学还有什么向往与期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惧与不安了。

【误区3】

重视知识,忽视习惯

        很多家长认为入学准备就是提前识字认字、学习拼音、学会算题等知识技能,却忽视对学习生活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更忽视诸如观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由于孩子过早地接触小学的知识,反而降低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入学后的学习兴趣激发与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

【误区4】

入学前大量补课

      “幼小衔接班,上还是不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许多家长,这个答案显而易见。适当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孩子的顺利衔接,不过需要把握好度,避免走入极端。其实,家长的关注点不应放在是否学的问题上,而应放在何时学、学什么、怎么学等更为关键的问题上。学龄前儿童多以游戏互动的方式来学习相关内容,决不能让孩子机械、被动地学习。幼儿阶段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家长千万别错了方向。

【误区5】

入学不适应,家长来包办

        小学是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开端,一定形式的、定量的课后任务是巩固学习的延伸,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包办代替则会影响孩子独立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误区6】

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区别

        幼儿园是保教结合,而小学老师的工作重在教学而非保育。幼儿园和小学在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孩子一时间难以适应,特别是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应加以有效引导,将对老师的情感依赖转到朝夕相处的同学身上,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长朋友们,“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终身发展。做好学前教育需要家、园、社会共同为之努力,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理性看待“幼升小”,悉心陪伴,科学衔接,送给孩子一份最珍贵的入学礼物,还孩子们一个幸福、多彩的童年!帮助孩子开启一段美好的学习旅程!

图文:刘芳

审核:崔俊茹

阅读 1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