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学初的同课异构中,我们六年级数学组选取《倒数的认识》这节课。上周八位老师全部上完,每一位都精心备课,倾情授课,课堂各有特色,从这次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聚焦学生素养的培养是数学课堂该有的模样!
学习,终归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我们任何人也代替不了,但是,我们老师是他们的引路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引领”,引领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学习。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想法设法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动起来,学起来,真正聚焦学生的素养培养。
《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习完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因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归结为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本节课的教学就是要把握好倒数的意义及求倒数的方法这两个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经历求倒数方法的过程,通过独立计算、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发现、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聚焦学生素养的培养,这个理念我铭记在心,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思维碰撞、智慧萌发、素养提升的地方。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课一开始,我便让同学们观察每一组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了位置。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比较好的地方是:
1.学生能深入理解倒数的意义。
本节课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的两个数只是把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对这句话找出关键词说说他们的理解,组织学生重点围绕“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进行交流辨析。比如乘积是1如何理解?有学生补充说“和是1不行”,还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诸如“差是1也不行。”“商是1也不可以。”如此,在学生的交流中逐步理解乘积是1的两个数,而不是三个数乘积是1,更不可能是四个或更多,在学生的疑惑中深入交流,定能让他们印象深刻。随后对“互为”的理解,先前学习“因数与倍数”中孩子们对互为就是相互依存有理解基础,在老师的点播下,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互为也就是相互依存的意思,此时引导他们自己举例说一说,让他们感受从意义上看,倒数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从特点上来看,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子分母交换了位置。
接着通过判一判,再次理解倒数的意义。并引导学生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可以是哪些数?交流后明白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可以是分数、整数和小数。来消除学生固有的思维,认为小数没有倒数。
2.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的教学设计合理,知识构建全面,层层深入。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接下来我把课堂还给学生,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探究找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学生开始是自己学习求分数、整数的倒数,接着思考两个特例1和0。面对特殊的0和1这两个数时,学生们有了疑惑,陷入了思考。我及时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充分让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分别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为什么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另外在当堂训练中出现求带分数的倒数,自己尝试解决,学生知道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最后在拓展延伸时自主解决如何求小数的倒数,学生也能明白先把小数转化成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转化思想得到了锻炼。
在表示一个数的倒数时,学生通常会写错格式,我在合作交流时就引导学生举例来说怎么求分数和整数的倒数,顺势板书出正确格式,做好示范。
3、重视素养培养。
课堂上环环相扣将知识点的有效强化落到实处,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自学能力,让学生对倒数这一模型进行建构,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中演绎数学逻辑与数形结合的和谐统一,发展学生化繁为简的概括、转化的数学学习能力。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
1、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应该有针对性评价,激情洋溢地评价,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2.课堂教学中,语言不够精炼,重复性的话较多,很多情况都应该大胆地让孩子们自己去完成,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切实培养孩子们的数学素养。
一节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总之,相信学生,为了学生,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他们,活动设计中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每节课都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