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研学之旅
随着秋天的到来,在充满暖阳与凉风的日子里,《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数字化资源研究》课题负责人易红霞作为江西省第四期名师培养对象高中化学培训班学员来到赣州参加结业培训。
研训的起点
在这令人期待而又满怀憧憬的日子里,大家怀揣教育梦想,聚集在这个知识海洋里交流、分享和探索。从9月20日开始,为期四天的学习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
专家引领
此次活动邀请了多位在化学、教学理论以及中学生综合素养等领域具有显著成就的专家和学者。郑长龙,江敏,鲁名峰教授等人都以其实际行动证明了对教研工作的执着追求与专业实力,体现了“立足研训, 行远自迩”的理念精神。他们的经验分享和专题讲座为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鼓励大家不断探索,追求卓越。
教学相长
人教版教材的总编郑长龙教授,给我们带来了讲座《学科理解与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他以一个个教学案例告诉我们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大概念?什么是学科理解?让我们知道素养不是落在口头上的几句话,而是在课堂中实实在在可以落实下去的,我们的教学不是教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三本事:解决学科问题的本事,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创新的本事。
学术交流
郑教授还以一个个教学案例告诉我们物质和能量的视角是化学要为孩子们持续建构的视角,这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原来教学还可以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以前从未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最后他以实际的案例设计告诉我们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怎样的。这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素养导向的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是如此之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他也让我们知道教育并不是注满一桶水的过程,而是点燃一把火,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南京金陵中学的江敏教授给我们带来了讲座《为学习留出时间》。
教师的角色
教师作为维系人类文明进步与后备军成长的关键纽带,在实现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成就方面肩负重任。他们不仅是知识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合作者及同行者。在培养学识的同时,也致力于塑造学生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实验教学
一段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通过分子结构图和文字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得复杂的化学原理变得容易掌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电解质溶液
通过实验探究HCl溶于水后的电离方式,证明了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能够自由移动并参与电流形成的作用。这个过程不仅证明了化学原理,也强调了这种离子化的动态性质对于理解物质属性至关重要。
提前实验
南京第一中学彭晓蓓老师和化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在过去曾进行过一种新颖的教学实践——提前实验。这种做法为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及理解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并带来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点。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与问题,但这种创新精神值得肯定。
教学的意义
教学的意义不仅限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升学所需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通过学科视角观察、理解并主动参与未来的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是永恒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应新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