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环境立德树人】基于问题导向,教研引领成长—齐河县机关第一幼儿园小班组教师离园后自主游戏分享教研



🍰小假
创建于09-20
阅读 29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每一次相聚,都是喜悦的遇见;

每一次交流,都是一场寻找真知的修行;

每一次硏讨,都为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

齐河县机关第一幼儿园小班组教师们以班级为单位,每天进行问题分析、关键经验梳理,教师们结合实际经验共同探讨问题并进行优化与改进教研。

04:52

小一班

午睡作为一日活动中承上启下的环节,不仅是幼儿身心得到休息与调整的重要时刻,也蕴含着良好的教育契机和独特的课程价值。针对于幼儿午睡这一话题,小一班老师进行了教研。

韩老师:“如何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午睡环境?幼儿午睡前,教师应该如何准备床铺?”

张老师:“全时段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准备好床铺,拉好窗帘,调节好室内的温度、光线,营造温馨的午睡环境。”

姜老师:“幼儿午睡前,老师应确保床铺干净、整洁。检查床架和床垫,确保牢固无损坏。床上用品铺设平整,根据季节、室温选择合适的被褥。为减少细菌滋生,每天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并且每2周清洗晾晒床单被褥。”

卢老师:“可是如何引导幼儿良好地睡眠呢?”

韩老师:“幼儿午睡前,教师在班级门口进行午检,午检内容包括测体温,查看幼儿口腔有无残留食物,确保幼儿口袋里没有其他物品,将头绳等物品统一放至指定位置。在睡前放轻柔的音乐,创建良好的环境。”

张老师:“并且引导幼儿脱掉外套、鞋子并摆放整齐,确保每个幼儿都舒适地躺在床上,并盖好被子。轻声安慰个别不安的幼儿,帮助他们放松并入睡。”

姜老师:“在幼儿午睡时,我们每15分钟巡视一次睡眠区域,确保幼儿安全。还要观察幼儿的睡眠质量,注意幼儿异常的睡姿,如趴睡、蒙头睡等,应帮助他们纠正。如遇幼儿发热、腹痛等身体不适时,第一时间上报园所管理人员,并通知家长。提供适当的安慰和照料,必要时联系就医。”

韩老师:“如何引导幼儿起床后的整理?”

卢老师:“轻声引导幼儿有序做好起床后的穿鞋、穿衣等自我服务,教师协助幼儿整理好床铺,并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对午睡常规更加明确,对午睡前、午睡中、午睡后的流程更加清晰,如:午睡前,做好午睡的各项准备工作;午睡中:巡视幼儿的午睡情况;午睡后:保教配合做好起床后的各项工作等,进一步提高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的保育教育水平。

小二班

宝贝们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开始独立的学习生活。第一次融入集体生活,难免会出现“分离焦虑”,小二班的老师们对于“分离焦虑”展开了教研。

 刘老师:“开学两周多了,有的孩子已经能够脱离父母很好的进入幼儿园并逐步适应幼儿园,但是有的孩子还有分离焦虑。”

可欣老师:“是的,看到能够很好适应幼儿园的孩子我替他们感到开心,其他不能适应幼儿园的幼儿,他们入园焦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入园焦虑?”

欣欣老师:“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度过大部分时间,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因此,当他们需要离开家庭去幼儿园时,可能会感到分离焦虑。”

张老师:“对,还有他们担心离开父母后无法得到照顾和安慰,因此产生不安和焦虑情绪。”

欣欣老师:“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充满了未知和新奇。幼儿可能会感到不安,因为他们不清楚新环境会带来什么样的体验,也不清楚如何应对新环境中的各种挑战。这种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可能会加剧幼儿的焦虑情绪。”

可欣老师:“那稳定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有哪些?”

范老师:“可以熟悉幼儿园环境,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带他们参观幼儿园,让他们看看幼儿园的新玩具,看小朋友们的游戏、活动、做操,引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刘老师:“现在他们刚入园不久,可以给他们找朋友,比如住在一起的、认识的。”

范老师:“还可以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从坐姿、吃饭、上厕所、等一些日常的生活习惯入手,这样也能减少分离焦虑。”

欣欣老师:“分离焦虑”在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都不可避免。父母的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放下焦虑,学会更好地放手,相信孩子对于分离焦虑的适应力是很快的,或许初期不太顺利,但是适应后,他们会在新环境中如同在家一般自在快乐!”

此次研讨活动,为老师们今后更加有效地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焦虑和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帮助,相信在我们老师的用心陪伴、关爱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快速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并逐渐爱上幼儿园!

小三班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孩子:活动时不专心听讲、讲悄悄话;做小动作、总是东张西望;做事情有始无终……发现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小三班老师们针对这个现象开展了此次的教研活动。

张老师:“孩子们的注意力已经有明显的发展,但是仍然有个别幼儿发展比较慢。有时,他们会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论咱们怎么吸引他们,都无动于衷。”

小王老师:“在集体活动中造成注意力低下的原因是什么?”

王老师:“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朋友们是十分聪明的,学东西非常快,之所以有时表现不好,是因为没有引起幼儿的兴趣。”

孟老师:“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张老师:“多给幼儿玩一些益智的玩具。益智类玩具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幼儿会很快专注于一件事。”

孟老师:“我们可以在区域里给幼儿增加一些能提升专注力的游戏。比如夹豆子、穿针引线、拼拼图,让他们更加聚精会神的做一件事。”

王老师:“可以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通过跟同龄人的相处去学习别人的优点,从而可以培养自己的耐心,戒骄戒躁,才可以能够更好的专注于一件事情上。”

小王老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给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一些口头提醒,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也可以给注意力差的幼儿定制一个短期目标,做到了会有相应的奖励。”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注意力相关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培养提高幼儿注意力”工作的方向和实施策略,在幼儿注意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方式方法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提高。

小四班

游戏是孩子最好的礼物,把游戏放回孩子的掌心。针对于何为低结构材料以及如何投放,老师们思维碰撞、集思广益,对接年龄特点和相应的游戏经验,提出了有效的方法策略,以待实践检验。

李婷老师:“什么是低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有哪些?”

颜老师:“通俗来说,低结构材料的结构应该是相对简单,容易进行改造和重组的,可变性强玩法多样的。”

李老师:“低结构材料没有明确的玩法,比如纸张,树枝,贝壳,石头,雪糕棍,包装盒,这些都是可以玩的,并且不止一种玩法。”

平平老师:“老师低结构材料物品简单、但孩子可以随意创作。”

李婷老师:“那么如何投放呢?每个区域都要投放吗?”

颜老师:“投放的时候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一物多用,保证发挥幼儿主动性,不用每个区域都有低结构材料。”

平平老师:“要充分站在幼儿的角度,关注幼儿的需求,结合幼儿的真兴趣、真需要、真学习进行分析,提供幼儿真正需要的材料,以材料引发游戏,为幼儿游戏中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及经验的生长提供有力支持。”

李老师:“低结构材料这么多玩法,用处这么大,是投放的越多越好吗?”

李婷老师:“ 在实际的游戏中,我们注意到由于材料的数量和种类过多,孩子们在游戏中玩玩这个、拿拿那个,或者有的幼儿半天都选择不出自己要玩的材料和游戏,影响了幼儿自主游戏的进程,也不利于幼儿坚持性和专注性等学习品质的培养,而且由于材料过多,存放的空间过大,也间接占据了孩子们游戏的空间。”

幼儿的天性是玩,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游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尽量挖掘低结构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让低结构材料发挥高效能,使区域游戏活动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自主性和高效性,让幼儿在与低结构材料的互动中尽情享受“快乐玩、主动学”的乐趣。

小五班

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够尝试完成独立进餐。但是在午餐环节中存在着挑食、不喜欢吃蔬菜等问题。为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改善幼儿挑食和浪费食物的行为,小五班开展了本次教研活动。

信老师:“个别幼儿握勺姿势不正确,有在家养成喂饭的不良习惯。部分幼儿不吃豆类、玉米,习惯并喜欢吃软的食物。”

李老师:“有的孩子挑食,不喜欢吃蔬菜,只喜欢吃肉类。”

赵老师:“家长在家过度溺爱,孩子从小习惯于家长喂饭,使得孩子习惯依赖于他人,不愿自己动手。”

信老师:“孩子在进餐过程中,教师忙于催促,使得孩子不愿意吃。”

徐老师:“家庭饮食较为单一,使得孩子偏爱一种食物,不愿意尝试没吃过的食物。”

赵老师:“我们分析了幼儿的挑食原因,作为老师,我们有什么措施来帮助幼儿改进挑食的习惯吗?”

张老师:在“《爱吃青菜的鳄鱼》这个绘本中中,这个故事能让孩子们明白,如果不好好吃饭,肚子就会不舒服,知道了挑食对身体的害处。”

信老师:“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不催促幼儿进食,并且可以在区域中,孩子们用各种材料制作蔬菜美食,在游戏中拉近与食物的距离。”

赵老师:“我们还能鼓励表扬幼儿自己握勺吃饭,规范就餐姿势,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培养良好的就餐习惯。”

张老师:“我们在一日活动中进行随机教育、渗透式教育,如为幼儿讲述绘本故事,《今天我不挑食了》《小兔乖乖》等,创设“光盘行动墙”,激发孩子光盘行动的愿望。”

一日活动皆教育,幼儿园午餐环节蕴含无数的教学机智。通过激烈的思维碰撞,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从而进一步推动幼儿健康饮食意识的培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教育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教师们深知,唯有不断思考、研究、学习与实践,方能在教育的长河中茁壮成长。教师们将坚守教育初心,脚踏实地,以坚定的步伐追寻梦想之光。风雨兼程中,教师们携手并进,只为那一份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

阅读 29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