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为促进新课标落地,帮助教师把握新教材结构,领会其中的修订意图和教学策略,探索单元整体教学课堂新样态,2024年9月20日,东明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在第三实验小学开展了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科学新教材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有300余人参加,会场秩序井然,气氛热烈。
活动由县教研室教研员耿美玲主持。耿主任从我县一年来教研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新课程改革的宏观图景、当下存在的问题、命题方向等几个方面做了分析和总结,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抓手。耿主任说要提高落实新概念的力度,这就须要每位老师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提高反思力,反思自己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学生学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而学,还要增加自身知识储备量,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接着,熊华主任以“突出数学本质 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从新教材总体编写背景、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两个方面做了长达3个小时的报告。报告指出新教材编写思路体现出三个特点:一、完善教材结构;二、突出教学本质;三;继承与发展。数学课程的四大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没有改变,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在领域的归属上有所改变,例如:百分数,之前百分数属于数与代数领域,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把百分数归属到统计与概率当中,感受百分数的统计意义,从而更能体现百分数的学习价值和应用价值。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教材调整了单元顺序,例如六年级上册的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原本不是连续单元,调整后把分数除法放在了分数乘法后面,因为分数除法的学习就是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完分数乘法紧接着学习除法既保证了学习效率,又拉近了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关系,又如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公因数和公倍数原本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章节,调整后就把公因数和公倍数挪至因数与倍数章节,从而拉近两块内容的联系,促进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脉络。
报告结束后,县教研员周兴峰又以数学的四大领域是割裂的还是有联系的?教材中的变在哪不变在哪?两个问题引领回顾了熊华主任的报告,并进一步升华了报告主题。周兴峰说新教材的学习只是第一步,它为我们拟定了路线,具体怎么走还需要老师拿出爬雪山过草地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去实践和摸索。
最后,科学教研员从科学教材的基本框架、教材的使用和建议等几个方面对新改版科学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此次培训活动,为教师们带来了丰富的理论滋养,也提供了可行的教学建议。随着新教材的全面实施推广,教师们定能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在新课标精神指导下,不断了解新教材,研究新教材,应用新教材,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让新教材下的课堂更加生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