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历史教研组初三年级视导活动简报

春暖花开
创建于2024-09-20
阅读 13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新学年启航,深耕历史课堂。2024年9月19-20日初中历史教研组在校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下对初三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视导。本次视导活动,聚焦核心素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回顾精彩瞬间,分享高效教学策略,携手共进,点亮智慧火花,共创历史教育新篇章。

王超南老师在初三6班上《文艺复兴运动》一课

学生作业亮点:错题本整理

陈金老师在初三3班上《古代日本》一课

课堂亮点:学生笔记习惯的养成

赵细连老师在初三1班上《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课

访谈亮点:学生谈多种自主学习策略

王超南老师《文艺复兴运动》这节课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文艺复兴的背景、核心思潮、性质、实质。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赏析。文艺复兴的影响。

教学中,教师通过图片对比、作品赏析、史料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艺复兴的内涵和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跨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作品和人物故事,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个人价值的重视。

教学建议: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成就进一步分析文艺复兴的影响。

陈金老师《古代日本》这节课围绕“大和兴起,大化改新,武士崛起、幕府掌权”这三个关键历史时期,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讲述大和国的统一、大化改新的变革和武士阶级的崛起,吸引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积极的探索欲望。课堂上学生有良好的记笔记习惯,紧跟老师的思路,陈老师板书详实,思路清晰。通过比较中国与日本在同一时期的社会发展,拓宽空间视野,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理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这样的课堂内容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第三部分,如果再多花点时间分析可以为学生学习近代日本明治维新做好铺垫。

赵老师《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这节课围绕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产生的背景、原因、特点及其影响。重点对比庄园与租地农场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资产阶级的兴起。最后得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基础如何推动上层建筑的发展,以及这一变化如何促进了西欧社会结构的变革,理解西欧从中世纪的封建社会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搭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总体上对初三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

1.紧密围绕《新课标》落实课标核心素养。

2.备课、备考、教学设计突出单元主题、主线、突出单元各节课内部知识点的相互联系,突出逻辑关系。

3.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中心,给学生留够时空,以单元主题、课题、小标题为线索设计问题驱动学生思维,构建框架,引导学生整理课文内容,理解考点重难点。

阅读 13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