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时间:20240802-0808
走访人:张军、Maggie
学 生:赵才美
学 校:嘎基小学
资助人:H.L.
走访时间:20240804
走访情况:
照片上穿绿衣服的孩子是嘎基小学二年级学生赵才美,虽然剪着短发也难掩女孩儿的清秀。她是我们走访的第一个孩子,也是被我想起最多的一个孩子。
学 生:杨芯
学 校:嘎基小学
资助人:朱洧葳
走访时间:20240804
走访情况:
离开赵才美家,我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往杨芯家,怕走错路,还请了一位学生带路。杨芯家兄妹四人,爸爸因为车祸去世,妈妈改嫁后生活依然拮据,用奶奶的话说“自顾不暇”,所以目前四个孩子都由爷爷奶奶两位老人来照顾。
学 生:何云龙
学 校:嘎基小学
资助人:风火人
走访时间:20240804
走访情况:
去何云龙家的路很好走,下车步行五分钟就到了。在远处,我们就看到了家门口砖墙上密密麻麻摆放着的多肉,临近房子已经有了水泥铺平的路面,规整的几个台阶上去后,右侧墙上插着镰刀等农具,左侧停着一辆装满豆角的三轮车,再往里就是干净的小院和屋子,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房子还是我们资助的学生家庭,让我有点意外。
这是何云龙家的老房子。临走时,云龙妈妈说,房子老旧,准备下半年拆了重建。
学 生:杨玉明
学 校:嘎基小学
资助人:姚萍
走访时间:20240804
走访情况:
我在嘎基小学操场上抓拍的这个男孩儿就是杨玉明,当时不知道,否则可以多聊聊,他是一个有想法的孩子,有想法的孩子一定有故事。
学 生:李旭
学 校:金星小学
资助人:无忧
走访时间:20240806
走访情况:
这个皮肤黝黑、眼神略带忧愁的小男生就是李旭。学校活动结束后,我们开车一起去了他家。路上,孩子一句话也没说,安静地看着车窗外熟悉的农田、大山。陪访的校长介绍说,李旭爸爸外出务工后再也没和家里联系过。为了养好两个孩子(李旭和姐姐),李旭妈妈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把李旭和姐姐交给外婆照顾。几番颠簸之后,我们到了位于山下的外婆家。两间屋子不是很大,光线略暗,门口沙发上“列那狐的故事”书、窗前铁丝上挂着的红领巾、炉台上“童想盒”以及墙上的两张照片成了屋里美好的存在。屋外门前是难得一见的平整农田,外婆种了玉米,可能是地好,庄稼长得不错。经李旭同意,我拨通了他的资助人“无忧”的电话。资助人很关心李旭,听说我们在孩子家,立刻就同意了视频见面。下面是资助人写下的视频感受。
【资助人的话】
第一次跟孩子视频是在学校操场,孩子话不多,聊了下平常的学习情况,就结束通话。第二次是"桐树下“现场走访,在李旭家给我打来视频,视频接通后李旭跟外婆,姐姐坐在家门口,背后是大山。和孩子聊过之后,Maggie把镜头转向李旭家,看到他家情况确实很心酸,十几平米的房间里堆满东西,睡觉吃饭学习都挤在一个空间……视频结束后赶快给Maggie留言希望给孩子寄点生活必需品,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为孩子提供更多帮助。
学 生:林瑾萱
学 校:金星小学
资助人:杨丽君
走访时间:20240806
走访情况:
离开上一家,我们又直奔林瑾萱家。林瑾萱家也在山下,房前是一大片农作物,院子里停放着拖拉机、摩托车,老屋子旁边盖了新房子,总体感觉又是一个经济条件有所改善的资助家庭。跟着孩子走进房间,宽敞明亮整洁,是我走访中少有的人家。“你家真干净,是谁收拾的?”“我帮着爸爸一起收拾的。”
【资助人的话】
“我资助过很多贫困学生,“桐树下”是我觉得所有公益行动里最让资助人放心的一个公益组织。比如我之前资助了一个小男生,已经小学毕业了,现在资助的林瑾萱小朋友,每年都和她有一次视频连线。上次是老师帮忙完成的,这次“桐树下”的Maggie到贵州走访,让我们和学生直接对话,看到了学生的家庭情况。这种把公益行动做到实处的举动,不仅让资助者放心,更让被资助者懂得资助者的良苦用心,钱多钱少不是资助的目的,让被资助者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大爱,贫穷不可怕,没有爱与被爱才真正可怕。我觉得“桐树下”一直在践行传播爱,谢谢你们的付出。爱你们,爱孩子们,爱献爱心的我和我们。”
——写给资助学生家庭:
“我觉得你们是一个有希望的家庭,困难是暂时的,相信你们家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瑾萱和爸爸一起加油吧!”
学 生:李章蕊
学 校:金星小学
资助人:张娜
走访时间:20240806
走访情况:
李章蕊是当天走访的最后一个学生,也是我们准备深入体验的资助家庭。她家建在山坡上,去的路上,天开始下雨,坡陡弯急加路窄湿滑,当时还真有点担心,好在最后一切顺利。刚下车,就被站在门口迎接我们的一家七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四个宝贝女儿)温暖到了,大人孩子笑语盈盈,好像家有喜事。进屋细聊才知道,原来外出打工的妈妈这两天回来了,难怪家里有幸福的味道。
【资助人感受】
初认识小章蕊同学还刚入一年级,瘦瘦黑黑的,母亲常年外出打工,爸爸务农也有临时工,很少陪伴,家庭困难户。视频开始前我挺担心自己有股子让她觉得陌生、高高在上的感觉,我十分害怕自己把话题硬生生变成了教化,生怕让她敏感自己是个留守儿童,尽量小心鼓励开心地试探着给梦想着,孩子很专注地在听,点头,尽管懵懂。这次没有亲身去走访,但Maggie让我跟小章蕊通了视频,比起一年前长高了,言语变得大方懂事,突然间感觉长大了,眼神也充满了光甚至还有几分成熟得笃定,妈妈也回来了,整个家充满了乐观坚强,我还挺受震撼的,我想是“桐树下”的真诚带动他们心的改变,希望带动着希望。做公益真的不容易,这些年,孩子有的搬到离校近的地方,保障了学习;学校硬件到软件改善,图书到电脑到科技盲盒;保障了优秀教师留下的长期主义;家庭一对一等环节多方面关爱孩子成长,从本质上摆脱贫穷的泥潭,从心出发,“桐树下”的行动胜过一切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