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宇小朋友试图让自己的小车前进并失败后,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将这一想法带入到谈话活动中,请幼儿讨论并以动手操作的方法验证猜想,解决问题。
起初,学宇小朋友自述认为是车轮的问题导致小车倒塌。
帅帅小朋友也认为问题在车轮,提出了移动时前轮要跟随的想法,但是经过验证并没有成功。
烁烁、豪豪将问题聚焦在了小车的其他部分,烁烁认为是操作用的小车上没放东西,豪豪则认为是学宇之前搭的小车上放的东西太多,两个人的观点相互矛盾,但经过操作求证发现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瑶瑶则认为是学宇在推小车时使用了积木导致小车倒塌,宇嘉也赞同她的想法,但未使用积木进行操作也失败了。
看到小朋友们的思路偏离并且进入了瓶颈,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观察,问题的关键再次回到车轮身上。
悦悦认为车轮总是跑,毅毅也认为车轮的连接有问题,提出要把车轮粘起来。
瑶瑶不赞同这个方法,认为粘起来积木就不能玩了,学宇说而且就不能跑了。
至此大多数幼儿都认同问题在于车轮,但思路进入了瓶颈,此时进行了第三次观察,教师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幼儿将问题聚焦于轮子的数量,虽然没有直接总结出小车倒塌的原因,但也前进了一大步。
烨烨和妍妍都认为需要三个轮子,尝试后发现可以让小车前进一小段距离。
毅毅认为想要小车走的更远需要装满轮子,尝试后发现也可以前进一段距离。
看到改变轮子数量可以使问题得到进展时,小朋友们钻进了数量的牛角尖。
“车底下放不开,可以把前面都铺上轮子。”
“轮子不够怎么办?”
“可以去户外的积木区拿。”
“要是还不够呢?”
“我让我妈妈去买!”
宇嘉则认为,不需要用那么多轮子,只要等车子轧过后面的轮子,就把它再放到前面去重复使用。尝试之后,小车终于跑了很远。
虽然验证了方法是正确可行的,但小车走到门口时还是倒塌了。
毅毅认为是小车撞到门上倒塌了,悦悦认为是车子推的太快了,还没来得及在前面放置轮子。
避免了这两个问题再次进行尝试,小车成功地跑了起来。
运用刚获得的经验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吧!
编辑:陈康睿
审核:谢晶晶
单位:人和街道中心幼儿园张庄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