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手足口病防控——新合二幼主题宣传篇

创建于2020-06-11 阅读5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当人感染了肠道病毒(含ev71),经过最短12-24小时、最长6天、一般2天的潜伏期后,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8度以上,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人群密切接触,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其中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好发人群:学龄前儿童是手足口病主要感染对象,其中多半病例发生在2-6岁的儿童中,多发的原因与这类人群个人卫生习惯差、机体免疫力低等因素有关。



  家庭如何防范手足口病?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保持良好的个人与环境卫生,以防手足口病传播。家长应确保孩子养成下列良好习惯:  

     (1)餐前和如厕后,用肥皂洗净双手;

     (2)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3)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   

     (4)不要与他人共享同一份食物或共饮同一杯饮料。

阅读 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