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普及,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2024年9月我们迎来了全国第二十七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加大推普力度,筑牢强国语言基石”。
推普周启动仪式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7baf3fbbeab43b384934e13cc6bba76.png)
9月16日--22日是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我园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于9月18日召开了“加大推普力度,筑牢强国语言基石”--推普周活动启动会。启动会上,语言文字负责人为教职工解读了《日喀则市推普周活动实施方案》、《江孜县推普周活动实施方案》及《江孜县第三幼儿园推普周活动方案》并做了详细的工作部署。
在此同时,带领教职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推普小知识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7baf3fbbeab43b384934e13cc6bba76.png)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普通话的发展
现代普通话的主要来源是元朝时期以大都(北京)话为基础所编制的《中原音韵》,前身是明清官话,到了雍正年间,清朝正式确立北京话为标准官话。1909年清政府将北平语音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0年爆发“京国之争”,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而不是以滦平语音为标准音。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三、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及普通话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社会公共事务。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
第二:有利于促进各地区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
第三: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发展各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第四: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公民文化素质。
第五:有利于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社会信息的建设,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推普周倡议书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7baf3fbbeab43b384934e13cc6bba76.png)
亲爱的家长、老师,可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
为了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同时,也为了让正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孩子们在良好的语言环境熏陶下学习、生活,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为他们今后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园向全体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们发出以下倡议:
倡议教师:
1.全园教师要增强推普意识,随时随地坚持使用普通话,养成文明自觉的语言习惯,共同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2.在园一日生活中,在与幼儿的交流中,在与家长的沟通中,都要做好使用普通话的榜样,给予孩子和家长们正确规范的引导。
3.在语言交往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并且能和同事们相互督促,积极地纠正普通话的发音,使规范用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4.要借助多种形式开展活动,积极主动地向幼儿、家长及周围的人进行普通话宣传,成为普通话推广的传播者。
倡议家长:
1.树立使用普通话的意识,坚持用普通话与幼儿、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2.给孩子提供文字规范的绘本及儿童读物。
3.尝试用普通话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在父母亲切的普通话氛围中,逐渐养成听懂普通话、讲好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4.耐心倾听孩子的表达,给予积极的回应。
倡议幼儿:
1.学说普通话,爱说普通话,愿意大胆、自信地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2.主动学说“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3.积极主动地参加老师组织的儿歌朗诵、小小故事会活动。
4.喜欢和老师、小伙伴、爸爸妈妈一起阅读,愿意尝试着把阅读到的内容讲给老师、小伙伴和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