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中国梦,一世爱国情——鄢陵县人民路小学“三课”活动之晋玉香《示儿》之汇报课

往事如烟
创建于2024-09-19
阅读 2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快教师们的专业成长,2024年秋季学期伊始,鄢陵县人民路小学“三课”活动之“汇报课”就拉开了序幕,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授课老师以常态课教学为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授课方案,一展师生风采。

  9月18日,晋玉香老师在五年级10班汇报了《示儿》一课。《示儿》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古诗三首》中,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示儿》是陆游八十五岁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既有对祖国不能统一的遗憾和悲愤,更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本节课的课时目标:1.会写“祭、乃”2个生字。能借助相关料,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会默写。2.能够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歌内涵,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会本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上课伊始,晋老师先从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谈起,引出本单元的大任务“寻绎中国梦”以及对应的三个子任务。然后以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遗嘱引出今日所讲《古诗》。

  读是学习古诗的一大法宝。首先,晋老师通过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逐层深入,引导学生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独立理解古诗的能力,接着,晋老让学生结合注释先自己思考然后同桌交流诗的大意,先让学生自行解决古诗的“表”。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理解起来并不难,难的是体味浅显的语言背后那一颗悲愤、滚烫的心。因此,在学生停滞于浅层次的所得时,晋老师把背景资料和诗人诗句适时地引入课堂,从而让学生深悟为何诗人死不瞑目,诗人“悲”有多深,“盼”有多切,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最后通过英雄人物岳飞、文天祥等的拓展,配乐诗朗诵等,一步步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再次感悟诗人的家国情怀。

  诗人陆游一生用行动用诗歌抒发着自己一腔滚烫的爱国热情,课后让学生再读陆游诗歌,将课内学习延伸课外,知诗人,学诗人,做爱国儿女。

  课后,教研组进行了及时评课,晋老师也随即进行反思:

       感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些背景资料换成视频更具震撼力;体悟诗情环节感觉老师串词不够简洁,要真正还课堂时间于孩子。

  此次活动的开展,教师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相关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在以后的“三课"活动中,我们全体教师会潜心钻研,不断提升自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家都能遇见那个更加美好的自己!

阅读 2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