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
2024月年9月19日,为期三天两夜的研学旅行,期待已久,如约而至!平庄矿区第二小学二年级师生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开启了金秋的研学之旅。




活动当天,学生们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激动地等待着出发。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踏上了此次研学之旅。



参观“伊利工厂”

我们首先到了第一站——科技感十足的“伊利工厂”。






在伊利工厂,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牛奶的制作过程,透过高大干净的玻璃幕墙,同学们看到了灌装、消毒、包装等系列生产过程,还做了有趣的“牛奶彩虹”实验,展现科技与生产完美结合的同时,也在大家心中种下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种子,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科技改变生活”。
灵山蕴活动开营仪式

上午9点左右,同学们到达灵山蕴,整齐有序的前往基地主题广场举行升旗仪式,领导们热情激昂的的致辞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在实践中探索、成长的决心。让我们一起在本次活动中,挥洒汗水,收获知识,留下难忘的回忆!

实践基地为本期研学的孩子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在动手实践中,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收获了快乐,还进行了生命安全教育和应急救护知识普及。

重走长征路
长天欲雪乱云低,也学将士树旌旗
雄关漫道始足下,敝履薄衣志不移

通过重温长征路上的湘江战役,飞夺泸定桥,乌江之战,赤水之战,爬雪山等等艰难险阻活动,孩子们感受到当年红军在前有敌人堵截,后有敌人追赶,眼前又有天险挡道所面临的重重困难,领悟了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相信孩子们定会薪火相传,让长征精神延续下去。

浓浓乡情——宝山印记


生在宝山下,从小爱家乡。宝山的印记,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起珍藏这份浓浓的乡情,让宝山的印记在时光中永恒闪耀!
自然艺术家——“锤”画



植物印染课堂上,我们自己动手将植物自然的颜色敲打在白色的方布块上,从小心翼翼地挑选自己喜爱的花草到认真构思画面,随着锤子起起落落,花草的汁液逐渐渗透到布料上,一幅美丽的画卷开始慢慢浮现。
美味“烘焙”课


烘焙课上,老师提前帮我们准备好了制作的食材和工具:鸡蛋,白糖,面粉,食用油,打蛋器等等。孩子们边听边实践,体验制作甜点的乐趣。大家认真倾听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相互学习相互配合。配料、筛糖,搅拌,制做造型……

活动现场弥漫了甜蜜和愉悦的味道,大家享受着欢乐的烘焙时光,体会着自己动手制作美食的快乐。
科技课堂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探究科技创新的力量,立志远大梦想!冲向云霄——无人机操控课程让同学们了解航空发展史,认识国防航空力量,操控无人机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梦想在空中飞翔的瞬间,激励学生追逐理想,迎接未来的挑战。





看着亲手制作的水火箭,心中满是期待。当水被注入,压力逐渐增大,火箭蓄势待发。火箭飞出那一刻,我们欢呼雀跃。
穿越古代——感受活字印刷



看到桌上摆放的印刷物件,一个个排列整齐的活字方块,孩子们仿佛穿越到千年以前,来到蔡伦,毕昇时代,与古人先贤对话, 在古老的活字印刷世界里,我们开启了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我们亲手拣字、排版、上墨、印刷,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新奇与挑战。看着文字在纸上逐渐显现,那种成就感无法言喻。
民俗文化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蒙古包在原野上显得格外美丽。搭建蒙古包,不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次对蒙古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它让我们在这片草原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让我们与这片土地更加紧密相连。
探秘农耕文明


在种植老师的介绍下,学生们首先认识了一些耕种农具,接着学习如何种植玉米种子,最后是动手实践。小农夫们小组分工明确:有的挖坑,有的耙地,还有松土的,播种的。他们将种子放入泥土,也将希望寄于田垄之间,希冀不久之后,这里将变成一片生机勃勃。此项活动,孩子们体验了劳作乐趣,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更加珍惜粮食和劳动成果。
参观“和润农业”





在时光的长河中,农业不断演进,而和润农业则如后起之秀,闪耀着现代科技与创新的光芒。同学们在这里体验种植,认识到来自各个地区的植物特性以及地方特色民居。我们满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在研、游与学之中,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灵山蕴研学结营仪式

21日下午,灵山蕴研学基地为师生们举行了隆重的结营仪式,对表现优异的优秀营员和团体进行了表彰。







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和营地教官们说再见,踏上了回家的校车,回到了爸爸妈妈的港湾,结束了此次行程。

研有所思,旅有所感,行有所获,融合知行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本次研学之旅,孩子们收获了快乐和知识,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秋光为序,逐梦启航 。心若向阳,便藏着光!

编辑:唐玲玲
图片:刘艳波 曹聪灵
唐玲玲 宋海燕 田志伟
初审:咸志洁
总审:王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