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引领助发展 反馈研讨促提升——海口市教研院历史学科蹲点帮扶(八)

创建于09-19
阅读 40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新学期,有要求、有追求。根据海口市教研院对我校三年帮扶计划,2024年8月19日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历史教研员程世高老师深入我校历史课堂与教研组,下沉教学一线,开展随堂听课,指导学科组教研,给予了直接、有效、精准的帮扶。

第一环节:蔡顺敏在九(1)班常规课

《古代日本》

      蔡老师以陈冰《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七年级隋唐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等已学知识导入,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列表归纳6世纪前的日本统治以及大化改新的内容,通过一系列地图介绍日本地理环境,并利用大量文史材料,史论结合,介绍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等知识点。课上充分调动学生,依据学情,放慢脚步,徐徐道来。

海口市历史教研员程世高老师和我校专职副书记姚实彦老师认真听课

第二环节:谢艾杉老师在八(8)班常规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谢老师首先介绍本单元课题: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中“近代化”的概念和内涵,然后通过回顾旧知的方式引入新课,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通过罗列问题: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目的、性质、时间、口号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老师再及时引导和补充。谢老师重点讲解了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地图,介绍了边疆危机部分,并分析归纳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评价。

第三环节:教研员评课、议课

      程老师首先对我校历史科组老师表达感谢,在老师们没有课的情况下,积极调课展示常规课最真实的一面,甚至是带病授课,主动虚心请教的作风值得称赞。因为是临时调课,两位老师都做了积极准备,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认真备课。

      同时指出面对我校学生基础薄弱的学情,蔡老师课堂讲授太多,学生活动太少,课堂氛围不够浓厚、积极。谢老师对“近代化”的概念解读很全面,但要结合现在2024年统编版新教材中已经不再提“近代化”这一概念,而是“现代化”,提醒老师们多关注新教材。另外指出谢老师在上课时对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忧外患解释不全面,对什么是“地主阶级”的概念解释不够透彻。对两位老师的课,程老师都强调,要多鼓励学生,各种形式的鼓励都可以,尽可能让学生们“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中去。

第四环节:

教研员程世高老师微讲座

《如何上好历史课》

      程老师围绕如何上好历史课和我校历史科组老师进行深入交流。

      首先要善于挖掘每堂课的兴趣点,适当进行拓展,增强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是能力培养,注重加强学生史料分析能力,注重学法指导,圈点勾画,提高概括归纳能力;同时多利用地图、思维导图、表格等形式,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注重跨学科融合,通过思维导图,加强时空观念。同时指出任何形式史料分析后得出的答案,不能草草收场,一闪而过,要强化材料加工转化成答案的过程,加强逻辑性和内在层次性。

      第三强调如何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是课堂内容能否落地生根的关键。并给予了很多好的做法、案例供大家借鉴。

      第四对于课件制作、板书、语言表达等教师基本功,程老师也给予了建议和指导,强调课件少呈现知识性内容,多呈现拓展性内容,减少学生视觉疲劳;每堂课要有适当板书,强调学生动笔书写;对于教材上能够找到的知识点,交给学生完成,老师不要讲太多。

      第五,每堂课都要注重教学重点、难点,不能每个知识点都泛泛而讲;加强主题式学习以主题为引领,紧扣中考考点,对于重难点知识甚至可以做到当堂背诵。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程老师不辞辛劳,对我校历史科组的指导与建议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图片:田华杰

编辑:田华杰

审核:郭莉

签发:陈世琼

阅读 4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