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一哭二闹三躺地的攻势,大部分父母他们会任由孩子撒泼打滚,自己则站在一旁,等孩子闹累了,再带他走。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小情绪,孩子也不例外。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还不懂得什么是情绪,所以他们常常会用无故发脾气、大声喊叫、遇见问题就哭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虽小,但我们也需要与其有良性的沟通。
面对孩子闹情绪,爸妈们通常会用好玩好吃的来哄,甚至采取吓唬的手段。但是,这样往往会加剧孩子的情绪化。
当面对孩子的情绪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01
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哭闹时,不要总说“你有什么好哭的?”、“哭能解决问题吗?”等话语,这样的话也许在行为层面上能够制止孩子的负向情绪表达,但本质上却只是将情绪从表层压抑到了心底,而压抑的情绪并不会消失,它们会发酵,然后在某一天卷土重来。
02
不要否定产生情绪的原因。“这么点小事情,哪里值得你难过了?”“你拥有这么多东西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也许家长会觉得这样的说法是宽慰,但这种缺乏共情的话语,会让孩子疑惑是不是自己犯错了,长此以往,孩子将会越来越不敢正视和表达情绪。
回应孩子“小情绪 ”的三个环节
💌倾听是前提
当孩子有情绪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用心倾听,必要时还要学会和孩子共情,需要注意的是:
-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诉说。当孩子诉说时,不要匆忙打断孩子,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 不带预设的立场。知识和经验有单向性,家长和老师不应该以自己的立场去否定或者猜测孩子的情绪来源。
- 放下一些养育的任务。如果家长过分的在意养育任务反而会起反作用,以致于无法感同身受的去倾听孩子的诉说。
- 注意孩子的非言语信息。除了言语之外,孩子的表情和姿势也能传递情绪。
💌回应是必要
在倾听以后,要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回应。所谓的回应很简单。只需要把听到的和观察到的信息反馈给孩子。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的陈述与事实并不完全符合时,不要着急去辩驳,而是要重视孩子感受层面的表达。
💌引导是关键
在引导过程中,我们总结为“三不”和“三步”;
“三不”
- 不要轻易将孩子的情绪“正常化”,即告诉孩子这些情绪很多人都会有,虽然有时候这是个宽慰的方式,但有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没有得到重视。
- 不要说这些情绪很好应对。成年人觉得很容易解决的,潜台词就是否定孩子的情绪。
- 不要立刻去谈解决方案。家长如果快速的给出解决方案,会扼杀孩子寻找情绪解决方法的能动性。
“三步”
- 定好情绪界限。让孩子明白,情绪并没有对错之分,但是表达情绪的方式有,错误的表达方式需要被调整和制止。
- 建构合理目标。陪同孩子建构合理的情绪管理和问题解决目标。
- 寻找解决方案。引导孩子自行拟定一系列解决方案,并陪同检验可行性,从中选取方案并实行。
温和的引导,深深的接纳,好好对待每一种情绪,帮孩子建立和自己内在感受的联结。无论是谁,这一生都要为自己找到一个自我生命存在的表达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慰藉和释放心灵。
编辑:马芳宁
审核:李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