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班班本课程—《与“桑”相遇,“葚”是美好》02桑树大探秘

盛开着彩虹般的梦
创建于09-18
阅读 2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白色毛毛是什么?

过了一周,桑葚树的新芽长成了绿叶,也冒出了小小的桑葚,孩子们看到后可激动坏了,都在仔细观察桑葚!

带着疑惑,小朋友们开始了自己的猜想!有的认为是白色的小虫,有的认为可能是桑葚开的花。


幼儿行为分析

(1)小朋友们看到桑葚树上不同寻常的白色毛毛,立刻被吸引,这表明他们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和探索。小朋友们能够注意到桑葚花的细节特征,如颜色、形状和表面的毛毛,这表明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力,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

(2) 在不知道白色毛毛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小朋友们进行了丰富的想象,有的认为是白色的小虫,有的认为是桑葚开的花。这种想象力是幼儿创造力的体现,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3)小朋友们回到教室后一起了解探索,这表明他们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猜想,并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这种合作精神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支持策略

(1)丰富的探索材料:教师可以在自然角或科学区投放更多与桑葚树相关的材料,如桑葚果、桑叶、桑葚花等,让幼儿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触摸这些材料,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桑葚树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猜想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桑葚花是白色的?”“桑葚是怎么长出来的?”等。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索。

(3)组织集体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猜想,并引导他们通过讨论来寻找答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

(4)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册、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探索桑葚树的相关知识,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在家中的探索过程和成果分享给教师和其他家长,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绘”见桑葚

孩子们开始观察桑葚的成长,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桑葚的成长过程下来。在孩子们一天天的期待与守护下,桑葚正在慢慢长大!


桑葚可以吃了吗?

有一天小朋友们发现了一颗红的桑葚!

段亦然:陈老师,快看,它变红了。它是不是可以吃了?

张雨琛:我尝过了,它有点酸酸的,还有点苦。

李筱涵:应该还没熟。

陈老师:那你们知道什么颜色的桑葚是熟的吗?

段欣诺:红色的。

张轩:不是的,我吃过的是黑色的。

到底什么颜色的桑葚可以吃呢?带着疑问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桑葚大调查吧!

桑葚大调查

通过观察幼儿发现有的桑葚是青色的、有的是红色的,还有的是黑色,不同颜色的桑葚摸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吗?到底什么颜色桑葚可以吃呢?桑葚成熟了可以制作哪些美食呢?我们带着疑问和爸爸妈妈开启了“桑葚大调查”。


幼儿行为分析

(1)段亦然小朋友注意到桑葚颜色的变化,并询问是否可以食用,这表明他/她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对食物的好奇心。幼儿阶段的孩子常常通过观察和尝试来认识世界,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2)张雨琛小朋友勇敢地尝试了未完全成熟的桑葚,并给出了自己的口感反馈。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值得鼓励,因为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食物的特性。同时,他的反馈也引发了其他小朋友对桑葚成熟度的讨论。 

(3)李筱涵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桑葚还未成熟,这显示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他们开始运用这些经验来解决问题,虽然可能不完全准确,但这种尝试是认知发展的重要过程。

(4)孩子们提出要与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解桑葚的成熟颜色,这表明他们意识到家庭是获取知识的重要资源。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对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家长的支持和参与能够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支持策略

(1)提供实物观察:教师可以准备不同成熟度的桑葚供幼儿观察,让他们直观地看到桑葚从青涩到成熟的颜色变化。这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桑葚的成熟过程。

(2)组织品尝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品尝成熟的桑葚,让他们亲自感受桑葚的口感和味道。通过品尝,幼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桑葚的特性,并增强对食物的认知。

(3) 鼓励讨论与分享:教师应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引导他们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

(4)利用家庭资源: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桑葚的相关知识。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果园采摘桑葚,或者一起阅读关于桑葚的书籍和资料。这种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能够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桑葚成熟啦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等待,我们的桑葚终于成熟啦!淡淡的果香、黑红的果实,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和味蕾, 桑葚尝起来是什么味道呢,于是品尝桑葚开始了。


桑葚的味道

看我的手变颜色了,你看,我的牙齿。

我吃到一个很黑的,好甜,这个有点红,好酸。

讨论桑葚不够吃怎么办?

张梓灏:老师,我的桑葚都吃完了,我还想吃。

张墨:是呀,桑葚超好吃的,每个人才得吃几个都不够我吃。

段欣诺:是呀,我们幼儿园的桑葚树只有一棵,结的果都吃了。

徐悦珂:老师,我家就种着桑葚,都吃不完呢!

张梓灏:我家也有。

陈老师:那家里有桑葚的小朋友周末去摘,星期一带来幼儿园一起分享。

周末采摘桑葚

讨论桑葚采多了吃不完怎么办

段楒墨:我们都吃不下了,还剩好多桑葚怎么办呢?

张梓灏:周末辛辛苦苦摘来的,扔掉又怪可惜的。

崔致妍:是呀,怎么办呢?

李雅棋:可以分享给弟弟妹妹、哥哥姐姐,还有幼儿园的老师们。

老师,我们分享完还剩的可以做什么好吃的呢?

分享桑葚

收获下来的成熟桑葚,除了自己分享,还一起分享给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幼儿园的老师们,分享收获的喜悦。


幼儿行为分析

1.顺应幼儿兴趣,因势利导,幼儿在品尝过程中通过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支持幼儿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经验。

   2.感官体验与反馈:孩子们在品尝桑葚时,能够区分出不同成熟度的桑葚味道和口感。例如,“我吃到一个很黑的好甜”和“这个有点红,好酸”等反馈,表明他们正在运用自己的感官来感知和判断食物的特性。

   3.观察与发现:孩子们注意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如“看我的手变颜色了”和“你看,我的牙齿”。这表明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注意到细微的变化,并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分享与合作:孩子们不仅自己享受桑葚的美味,还主动提出将收获的桑葚分享给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以及幼儿园的老师们。这种分享行为体现了他们的爱心和合作精神,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支持策略

1.支持策略提供多样化的感官体验:教师可以继续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和材料,让他们通过看、闻、尝等多种感官来感知和认识世界。这有助于丰富孩子们的感官经验,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2.鼓励观察与记录: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桑葚等植物的生长过程,并鼓励他们用图画、文字或简单的符号来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这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回顾和反思的机会。

   3.培养分享与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如分享会、合作游戏等,来培养孩子们的分享与合作意识。让孩子们在分享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


阅读 2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