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七班“满江红-武汉”报国主题班会

倩兮
创建于2023-06-06
阅读 50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岳母刺字,造就了精忠报国,穿越了千年的尘埃,访岳飞在武汉留下的金戈铁马。

    回首千年,是铮铮战鼓;今朝,只留半缕红尘,在实地中探访,在探索中感悟,在讨论中收获,在实践中升华。

00:46

    一腔澎湃,打破了千年的回忆。好一个再续汉阳游,好一个骑黄鹤。何泽南同学的倾情朗诵让同学们深切的感受到岳飞的爱国情怀。

    汉阳,曾经是岳飞在武汉的大后方。立足于汉阳,第5小组拜访了报国巷、翠微古井等地,可惜已消失于历史滚滚长河之中不知其踪,但他们对其中采访的一位语文老师的见解颇为感慨,虽然对《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理解略有差池,但也能深深体会到这位老师对岳飞的敬重。

    第3小组的叙述更为精彩,陈厚希同学以生动活泼、富有灵动的语言为我们趣说“邓甲村”等与岳飞有关的地方的名称的由来,邓甲-顿甲、马沧-马场,这些都是岳飞屯兵器、训练兵马的地方。如此幽默性的叙述,不知不觉中就拉近了岳飞、武汉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在他们的采访过程中,除了一位较为年长的老汉、一位工人,都不甚了解岳飞及他与武汉的关系,难免不让人唏嘘。

01:07

    跳出汉阳来到武昌,这是岳飞当年征战的大本营,我们走过了黄鹤楼,远眺长江,再体验一把岳飞当年的豪迈;探过了岳飞亭,有幸向一位外国旅客传播了我们的中国文化;看过了岳家嘴,探寻了名字背后的意义;路过了忠孝门,体会到了岳飞当年背母过城门的孝义。在忠孝门路,我们也看到了旧址中唯一有的文化墙。同时也很可惜的是,岳飞这位抗金名将,这位民族英雄,竟变得鲜为人知。

    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起来,岳飞精神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历经千年岁月,它不新反旧了呢?我们到底该如何传承和发扬岳飞精神呢?   

    经过讨论,我们对体悟到的岳飞精神进行提炼。忠——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精忠报国;孝——对老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廉——严于律己、军纪严明。其创建的岳家军还素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掠”的铿锵。

    岳飞经过了武汉,武汉见证了岳飞,岳飞又深深影响着武汉,可以这么说,岳飞精神武汉精神相辅相成,没有岳飞,也许成就不了武汉;没有武汉,也照样辉煌不了岳飞。

    再回过头来看看,岳飞精神,概括着来说就是爱国报国精神,或许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社会里,那些古迹逐渐被拆除,历史逐渐被遗忘,人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里,忘记了危险。对此我们也要时刻保持着居安思危的头脑——但绝不是杞人忧天,不是么。对此,同学们提出了多种畅想,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培养爱国情怀,做到忠;孝顺父母,做到孝;遵守班规校纪,做到廉。同时我们也可以向政府提议,重新修建岳飞遗址,建立文化墙,让岳飞精神永葆于世间。

    同时,为了让同学们对岳飞精神有更深刻的印象,各个小组制作了他们各自的文创作品,有简易地图、剪小诗、明信片,也同时将岳飞精神与面塑、剪纸、京剧脸谱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多元融合。

01:48

    王思滢同学展示其小组作品时感慨道,可移动的岳飞,不仅表明着他们小组的行动轨迹,更彰显着岳飞精神处处存在。无论汉阳还是更远各地方旁还有我们自己提的诗,古今景、古今情、古今议。我们应认同岳飞精神、学习岳飞精神,践行岳飞精神,弘扬岳飞精神。

    最后,一个追溯时间的对话,一首小词,说不尽对岳飞的敬慕,说不尽当地的荣昌。岳飞,你也应当看到了罢,现如今,民安在,国无殇!

图文编辑:蔡雨曼

审       核:梁倩茜

阅读 50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