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满窗日日看蚕生”——养蚕记

创建于09-18 阅读1531

乐清市晨曦路小学   四(1)班郑博渊

《目 录》

一:“昆虫帅哥”养蚕记

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四:少年不缺再来的勇气

五:蚕宝宝诞生了

六:风波来袭

七:桑叶大百科

八:蚕宝宝中毒了

九:“结茧自缚”

十:手工蚕丝皂

十一:收获与感想

十二:精彩花絮


一、“昆虫帅哥”养蚕记

3.8 星期五     晴3~20℃

    春天的第一声雷响,不仅带来了春雨,也为我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实践活动——“我们来养蚕吧!”心里期待已久的养蚕大业终于要照进现实了,家庭版“小型动物园”规模也要壮大了,这也让痴迷昆虫动物、甚至连网名都取为“昆虫帅哥”的我兴奋不已!

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10 星期日     8~17℃

    我养过的宠物已经不胜枚举,比如锹甲、长戟大兜、芦丁鸡、小丑鱼......但是在养蚕方面我却是个新手。

关于养蚕我有以下几个疑惑:

1.养蚕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2.蚕适宜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

3.蚕需要像芦丁鸡一样恒温饲养吗?

4.蚕在不同阶段进食什么食物?

5.养殖蚕的周期是多久?

    带着疑惑我查找了百度,并结合老师课内分享的小经验了解到: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和功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蚕是变温动物,小蚕偏暖湿,大蚕偏干燥,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而后结束它精彩的一生,并且我还制作了一张饲养表格:

    除此之外,我还为养蚕计划准备了一些工具,首先就是这个豪华别墅啦,准备迎接蚕宝宝们的到来,透明的盖子方便我时时观察,盖子上的小孔又能保持舱内的空气流通。另外还准备了鹅毛(抓蚁蚕用,不会抓伤娇嫩的小蚕)、放大镜(观察蚁蚕孵化)、温度计(检查环境温度、记录成长温度)、清洁网(打扫卫生清理残叶以及便便)、结茧网(蚕宝宝吐丝安家结茧)、抓夹(抓取大龄蚕宝宝)。

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3.12 星期二     阴9~25℃

    我满心期待地带回了科学实验袋,回家后突然发现,实验袋里的许多蚕卵都被挤压变形“挂了”,惨不忍睹,我赶紧取出剩余完好的蚕卵准备开始孵化,这时候我又有了新的疑问:现在的季节还比较冷,适宜蚕孵化的是温度27摄氏度,那是不是放进之前孵化芦丁鸡的育雏箱更容易孵化出蚕?于是,我选择把剩余的蚕卵全部都放进恒温孵化器。

3.16 星期六    小雨13-18℃

      距离开始孵化过去4天,气温开始慢慢升高,已有不少同学成功孵化出小蚕,而我的孵化器内风平浪静,急的我焦头烂额。

3.20 星期三    晴7-19℃

    孵化的第8天,孵化计划正式宣告失败。我在心里复盘了一遍又一遍:为什么会失败?在哪一步出错了?我立马去了解同学的饲养情况,并将自己的失败经历和同学的成功案例做比较。

得出结论:饲养时间、地点都相同,饲养环境而造成的孵化温度差也很相近,而我放在育雏箱孵化,并未保持空气流通,并且达不到要求的湿度,这才是导致失败的最终原因。

    我恍然大悟,竟被我弄巧成拙,蚕虽不似芦丁鸡般孵化要求繁琐,但是环境、温度、湿度三者都必须达到必要条件,不仅需要25度,也需要流通的空气利于孵化,这也是我第一次孵化忽略的关键因素。

四、少年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

    3.21 星期三    晴7-19℃

    总结了第一次的失败经验,我又在网上购买了一批蚕卵,充满自信地开启了养蚕2.0计划,收到快递,我仔细的观察它们,它们的甚至比米粒还小,像一个小点点,目前有灰色和黑色两种颜色形态,灰色就表示这些蚕卵即将孵化出来,我有预感这次一定能成功!

   五、蚕宝宝诞生了!

 3.25 星期一    小雨转多云17-27℃

    蚕宝宝破壳而出,黑乎乎的,小小的,身上还有许多绒毛,像一只小蚂蚁似的,身长大约只有2毫米,一天内孵化了近一半。我还不太敢搬动它们,便把桑叶剪碎了放到蚕旁边让他们进食。小蚕们十分聪明,全都爬到了桑叶上,扭动着身体,像是在一起庆祝生日。

00:16

 3.28 星期四    晴7-19℃

    蚕宝宝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从最初的黑色慢慢变浅,头部变成了白色,身体还是黑褐色,肉眼可变的长大了,身长约为8毫米,食量也开始有所提高,一张叶子放进去没一会儿便全是小洞洞了,这个阶段称为2龄。

 3.30 星期六    小雨15-23℃

    蚕宝宝的身体颜色在一点点变浅,身长也在一点点增加,由最初的2毫米到现在差不多15厘米,我选的是嫩桑叶,适合小蚕宝宝食用,不能太靠近芽尖的位置,它们不太喜欢。

 4.4 星期四    小到中雨转大雨13-16℃

    蚕宝宝的身体已经完全变白,但是身形还很苗条,身长约22毫米,每天疯狂进食。

 4.8 星期一    小雨转多云15-20℃

00:22

    无意间拍到蚕宝宝的蜕皮过程,整个蜕皮的准备工作是很漫长的,但蜕皮过程其实很快,大概几分钟就完成了,站在旁边静静地观察它们,真是太有意思了,百看不厌!蜕皮后又是长大了一轮。

六、风波来袭

 4.10 星期三    晴转多云13-20℃

    为了避免桑叶被快速风干,我每次换完桑叶便把盖子盖回去,突然发现情况不妙,究竟为什么底部会发霉呢?


查阅资料后,我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我们生活在南方,现在正是南方的梅雨季,本身就比较潮湿,家里很容易出现霉斑

其二,盖上盖子虽然叶子保持新鲜,但是饲养箱里空气不流通,湿度比较大

其三,我更换桑叶的频率不够高,时常一次性放太多桑叶,生怕蚕宝宝们饿着,殊不知底部的叶子也因此被闷烂了


    对于以上结论,结合目前的现状,我及时调整,我养蚕的数量并不多,首先选择一个更大的箱子,把桑叶平铺开,就不容易积压造成发霉,接着每天早晚更换一次桑叶保证桑叶新鲜,最后,箱子的盖子打开一半,让里面的空气对外流通,改善后就没有再出现发霉的现象。

    与此同时,我提出了另一个疑问:专业的养蚕人士,在有限的场所,同时养数量庞大的蚕宝宝,是如何保持干燥的?通过搜索我了解到了石灰粉在养蚕过程中的重要性。

七、桑叶大百科

4.21 星期日    小到中雨转小雨16-21℃

    自从开始养蚕,摘桑叶成了我每周末的必要活动,蚕宝宝马上要进入5龄阶段,同时也是对桑叶需求量最大的时候,每个周末都要摘一大麻袋,真是一项辛苦又幸福的活动。

4.28 星期日  小雨转多云20-27℃

布满桑葚的果桑“小姐”

高大挺拔的叶桑“先生”

比我脸还大的桑叶

    随着桑树日渐枝繁叶茂,我发现桑树也有不同的品种,新的问题呼之欲出,两种桑叶都适合蚕食用吗?

    我询问了家里的长辈以及种树的老伯,他们告诉我,桑树也分为果桑和叶桑,果桑树冠直立,枝叶茂密,树形呈圆锥形。传统桑树即叶桑则一般为大树型,高大挺拔,枝干较长,树冠呈为宽阔的锥形。果桑盛产桑果,通常会喷洒农药除害不适合蚕食用,叶桑仅以桑叶为主要产出,桑果的产出量较少。因此叶桑更适合蚕宝宝食用。

八、蚕宝宝中毒了

4.20 星期五    小雨转中雨17-28℃

     如往常一样,蚕宝宝又吃上了新一批蚕,可是就在一小时后,一部分蚕惊现中毒症状,卷起身体不动了,少量吐水,少量窜稀,着急忙慌下查询各种资料,发现确实中毒了,咨询一位前辈后,我采取了以下抢救措施:


1.将病蚕和健康的蚕分离

2.更换为前面吃剩的桑叶

3.用温水浸泡3秒病蚕马上捞出

4.用纸巾擦干净蚕

5.另外准备一杯温水溶解维生素c3和补液盐

6.依次浸泡蚕6秒再捞出,重复3、4遍

观察发现:蚕在药水里张嘴喝,放回纸上就吐出来东西

抢救效果:21只蚕宝宝中毒,其中15只成功救回,6只无效。

反思:前后两次吃的桑叶为同一棵桑树上的叶子,再三问过农场主,近期并没有打药,唯一区别的是这一次采摘的时候下着小雨。

得出结论:导致蚕中毒的原因是雨水中的有害物质还残留在桑叶上,且桑叶比较潮湿,引起蚕宝宝中毒。

4.29 星期日   小雨20-30℃

    两个月不不到的时间,小蚕宝宝变成了“大胖小子”,这时的蚕宝宝也是名副其实的“大胃王”。新鲜桑叶不到两天,就吃光了……桑叶采摘工作从原来的一周一次变成了一周两次。

九、结茧自缚

5.2 星期四    小雨转多云15-20℃

    蚕宝宝停止进食,身体变黄再呈透明状,蚕要准备结茧了。

5.3 星期五   多云16-22℃

      蚕宝宝们陆续开始结茧,成虫在结茧时会先用丝在外围编制一个松软凌乱的茧丝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慢慢形成茧的轮廓,将自己包裹在内,偶尔还会出现双宫茧和金丝蚕

5.4 星期六    多云转小到中雨17-20℃

      两天后变成一个又硬又白的茧

5.5 星期日    小雨转晴19-26℃

    除了纸杯,鸡蛋托也非常适合蚕宝宝结茧

5.6 星期一    多云转阴18-29℃

    你们见过粉色的蚕茧吗?

5.10 星期五    多云转小雨17-22℃

00:19

    我忍不住想看看蚕宝宝变成什么样,蚕茧变硬后,我选择手动剪开蚕茧,蚕宝宝已经变成了棕色蚕蛹,你看它蠕动的身体是不是很可爱,这是它在努力变身成蚕蛾。

5.15 星期三    晴15-27℃

    这是两只蚕蛾正在交尾,一直煽动翅膀,可是,它们靠什么来相互分辨性别呢?我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网站上找到了答案。

5.20 星期一    多云转小雨21-25℃

    蚕蛾全身发白,一对触角细细的就像是梳子,趴在蚕茧上一动不动,我看着它,它也目不转睛的盯着我。

5.21星期二    多云转小雨20-25℃

    调皮的蚕蛾,居然还把蚕卵产在了盘子的外侧,

5.26 星期日    阴转小雨22-33℃

    蚕卵变黑后,我小心地把蚕卵扣下来装起来,可是一部分直接沾在纸上,没法扣下来的,我便直接装进了袋子里。

提出疑问:究竟怎么样能够轻松地把蚕卵扣下来呢?

猜想:产卵时的载体对蚕卵能否轻松完成取下有影响

实验对象:白卡纸、油纸、铝箔纸

实验结果:在白纸、铝箔纸上产下的卵大部分难取下,油纸上产下的卵轻松取下

实验结论:油纸具有独立防粘性,且是食品级材质,不影响孵化,因此在油纸上产的卵能够轻松取下

6.1 星期六    阴18-22℃

    还记得那只调皮的蚕蛾产的卵吗,竟然在不久后就全部孵化成蚕宝宝了,养蚕计划3.0悄然到来......那为什么有的蚕卵没有变成黑色,也没有孵化出来呢?原来蚕卵分为滞育卵和非滞育卵,产下两三天后就开始变为灰黑色的就是滞育卵了,一个星期以后才变色就是非滞育的,非滞育卵变色前会“点青”,点青后两三天蚁蚕就出来,而滞育卵是蚕在幼虫期和蛹期的光照、气温、食物等不够充足,误以为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为了后代有充足的食物,会产下一种卵。这种卵发育到一定程度便会停止发育,一直等到来年春天才会破壳,以求过冬。

十、手工蚕丝皂

6.2星期日    阴19-27℃

    蚕的一身都是宝,蚕砂可以泡茶入药做枕头,蚕丝可以做扇子,蚕蛹营养价值高,虽然我也很心动想要做一把美美的扇子,但是做扇子要把蚕蛹在蚕茧里活活烧死,我觉得太残忍了,选择剪开蚕茧做蚕丝皂。

    跟大家分享我的蚕丝皂做法,如果你们手上也有蚕茧,那么跟我一起来做蚕丝皂吧!


1.准备甜杏仁油400g、山茶油300g、亚麻籽油200g、乳木果油100g,将这些基础油搅拌均匀。

2.剪开约30个蚕茧,取出里面的蚕蛹(还可以继续孵化)。

3.起锅烧热水,加入蚕茧再煮开,后焖10分钟。

4.捞出蚕茧,挤干水分,静置。

5.羊奶350g冻成冰块,再和140g碱搅拌,可以有效消弭碱融化时产生的高温。

6.将蚕茧倒入碱水里,快速搅拌至蚕丝融化。

7.完全融化后倒入基础油里,用搅拌器搅打约1.5小时变酸奶质地即可。

8.打好的皂液倒入模具,抹平,盖上盖子

9.48小时后可取出切割。

10.刚做好的肥皂还不能用,需要经过30天的皂化反应

7.5星期五    晴转阴26-33℃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皂化,我的蚕丝皂顺利完成啦!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神奇,从最初的固体到液体再到固体,完全成熟后的肥皂用起来特别温和,你看它还能拉丝,清洁能力也很强。

    

十一、收获与感想

     通过这次的养蚕观察日记,我对蚕的生活习性、饲养方式等有了了解,也到看到了蚕一生的变化。我收获的不仅是饲养成功的喜悦,也为它执著忍耐、‌不断突破自我、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观察、发现、探索身边的美好,这就是科学带来的力量,我的科学故事精彩待续!我也将整个过程做成了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3:27

十二、精彩花絮

4.14 星期日    多云转小雨19-26℃ 

     我在今年亲手种下了2棵果桑和叶桑,小树小树快长大。

6.28 星期五    小雨转阴27-33℃ 

    这颗是叶桑,2个月过去冒出了许多大片的叶子。

    这颗是果桑,和叶桑相比较,它就显得十分纤瘦高挑。

8.29 星期四    晴转阴26-33℃ 

    果桑和叶桑都在不停地往上窜,长个子。

5.20 星期一    多云转小雨21-25℃

    换桑叶之际数了一下这批蚕二代,竟然足足700多只!

    

阅读 15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