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个有内涵的中秋节

云卷云舒
创建于3天前
阅读 2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或团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和祭祀活动,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关于中秋有多种含义,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解释道:“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关于“中秋”一词的渊源,《周礼》中说:“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并无中秋节记载,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则出现了有关中秋节的记述,这意味着中秋节可能出现于南朝至北宋之间。

       中秋节,上天馈赠了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故而赏月成了中秋不可或缺的节目。赏月最早的记载见于唐末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望月台”条:“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不过,唐玄宗这一愿望后来因为“安史之乱”爆发而未能实现。中秋月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绝非皇帝的专属品,所以普通人“取之无禁”,自可以尽情玩赏。《开元天宝遗事》在“撤去灯烛”条中记载:“苏颋与李乂对掌文诰,玄宗顾念之深也。八月十五夜,于禁中直宿,诸学士玩月,备文酒之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使撤去。”

      大概是出于异质同构的缘故,这个天上月圆的日子,也是人间盼望团聚的日子。唐末殷文圭在《八月十五夜》一诗中写道:“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南宋王炎也在《丙午中秋夜》一诗中写道:“免与朋侪争翰墨,聊呼儿女具杯盘。”在中秋之夜,诗人谢绝与朋友谈诗论文,改为与家人聚会了。北宋孔平仲《熙宁四年中秋》一诗则以纪实手法,描绘了这年中秋家人团聚的情形:“后阁罗甥妹,前堂合弟兄。团圆最相称,尽饮至深更。”至于古人在中秋之夜阖家团聚有什么秩序和仪式、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这就超越了抒情诗所能呈现的范围,好在小说《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有详细的记述,让人得以管窥一斑。

       当然,茫茫尘世中也不乏中秋节未能与家人团聚的诗人。团聚的愿望与未能团聚的现实形成一种张力,激荡着诗人的心灵,他们便以诗歌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唐代朱庆馀《旅中秋月有怀》一诗写道:“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诗歌以南飞雁的成群结队来反衬自身的形单影只,以梦里归乡来反衬现实中飘零在外,充分表达了“中秋倍可伤”的黯然心绪。

      中秋思亲最典型的作品当数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小序清楚地表明了这首词的创作兼有思念弟弟的意图。中秋之月“长向别时圆”,让人备感无奈,苏轼却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足见其襟怀之豁达。

      中秋节,世人盼望团聚,对于夜空中寂寞的嫦娥,许多诗人也表达了关心和问候。晏殊在《中秋月》一诗中写道:“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寄远》一词中写道:“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这两首诗词都是对嫦娥处境的想象,而向子諲《洞仙歌·中秋》一词则写道:“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自西汉时起姮娥被改为嫦娥。嫦娥居住在月宫之中,所以向子諲问嫦娥为什么让月亮有圆有缺。“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向子諲希望人世间没有分离和缺憾,人人得遂所愿。尽管这一愿望很难实现,但作者的良苦用心让人动容。

     中秋之夜,浩渺的天宇与皎洁的月色还激发了诗人的宇宙之思。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天上与人间时间不一致,比如《西游记》中就有“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的说法,难怪苏轼有此疑问。除了时间差异,苏轼还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对不同空间生活感受的思考。蒋捷《步蟾宫·中秋》一词写道,“乾坤一片玉琉璃,怎算得、清光多少”,这是对中秋月光多少的发问;宋方壶《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一词写道,“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则是对明月如何炼成的探问。尽管有宇宙之思,但囿于历史条件,古代诗人并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当然,沐浴科学光辉的今人,也无须苛责古人。

     面对中秋之月,诗人难免还有时光流逝的感慨。有道是“日中则昃”,其实于月亮而言也是如此,唐代刘得仁便在《中秋》一诗中写道:“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月在中天,顷刻西斜,面对时光流逝,作者不禁怅惘不已。又有道是“月满则亏”,中秋月圆之后,月亮渐缺,诗人每念及此,也不禁感慨万千。元代郭钰在《高节宅中秋宴集》一诗中写道:“圆缺阴晴转眼间,古人今人几惆怅。”中秋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多愁善感的诗人生发出惆怅和感慨自是在所难免。

      中秋是中国人的重大节日,然而放眼世界,与中华文明相异的“他者”则不然。清代黄遵宪在《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中写道:“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世人分享了同一个月亮的光辉,但世间的文化却不相同,中国人的中秋节在西方人眼里不过是一个普通日子罢了。这几句诗虽然简短,却具有世界眼光,折射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唐代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中写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圆,世人无不举头望月,在望月中自然生发出有关人生和宇宙的各种幽思。一代一代的诗人都是如此,故而中秋节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天象崇拜,尤其是对月亮的祭祀。古人认为月亮的圆满象征着团圆和完满,因此,中秋节成为了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日子。在唐代,中秋节已成为固定的节日,至明清时期,已成为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赏月和吃月饼。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月饼,这是一种圆形的糕点,象征着团圆和完满。此外,赏月也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人们在月下欢聚,欣赏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寄托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秋节不仅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更是一个强调家庭团聚的日子。在这个节日里,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尽可能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共度佳节。这种对家的依恋和对团圆的渴望,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家庭观念和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秋节,是一个充满温情和诗意的节日。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与家人共赏明月,共享团圆。在这个中秋佳节,让我们放下手中的忙碌,与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享受天伦之乐。愿那一轮圆圆的明月,照亮你我回家的路,也照亮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中秋节快乐!

阅读 2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