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国视线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暑退秋橙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清水县充国小学二十四节气之“秋分”主题实践活动

2024-09-20 阅读384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支撑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发展历程中,创造和积淀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它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落实我校“传统引领,文化浸润”办学目标,积极践行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2024年9月22日“秋分”之日,清水县充国小学四(6)中队在学校德育组的指导下,由辅导员赵凯丽老师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了二十四节气之“秋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秋分节气知多少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2018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物候现象🌾

中国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干涸。

00:17
00:20
00:15

秋分习俗知多少

秋分习俗——秋祭月

祭月是我国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拜祭月亮,祈求福佑。后因“秋分”当天不一定是圆月,如果祭月没有月亮则大煞风景,因此后来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即中秋节。

秋分习俗——竖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试验。其玩法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

       

秋分习俗——吃秋菜

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是当地客家人特有的一种民间习俗。“秋菜”指新鲜的野苋菜,当地人称之为秋碧蒿,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逢秋分时节采摘。

秋分习俗——粘雀子嘴

为了犒劳一年的辛劳,过去在秋分这天农民要按习俗放假,有的地方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煮一些不用包心的汤圆,搁在田边地坎“粘雀子嘴”,防止它们来破坏庄稼。

秋分习俗——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客家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秋分节气之实践活动

童心稚手绘"秋分"

秋分时节诵秋分

00:24
00:19
00:29
00:15
00:19
00:19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秋天代表着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是收获与新的希望。当诗歌与秋分碰撞,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孩子们体会到了诗人笔下的“秋意浓”。

撇捺之间写“秋分”

一展歌喉唱“秋分”

01:12

秋分时节庆丰收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也最能体现丰收,沾过春天的蒙蒙细雨,熬过酷夏的烈日当空,累累硕果,是对勤劳最好的回报。


秋分在金黄的田野,在硕果累累的枝头,在洋溢着丰收喜悦的父辈的脸上,孩子们和父母一起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满满的收获。孩子们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好,体验到了丰收的喜悦,养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美好情感。

美好“食”光烹秋分

00:16

实践活动恰逢周末,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劳作,瓜果飘香,稻谷归仓,满眼色彩斑斓,生机盎然。孩子们感受丰收的喜悦,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争做节气美食,为家人献上自己亲手做的“孝心”——菠菜炒鸡蛋、地三鲜、西红柿炒鸡蛋、饺子、核桃扁食等。

学生们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体验中收获,在活动中成长,充分感受到劳动带来的乐趣,更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次活动以“秋分”节气实践活动为契机,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精神,结合语文、美术、音乐学科范畴,实现学科融合,学生们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内涵,打造“传统文化”与“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新篇章。

阅读 38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