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秋的到来,中华大地又迎来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是一个承载着团圆与和谐的节日,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与情感在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古,中国人就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一年十二月,月月有圆缺,但中秋的圆月分外耀眼,承载着月圆人团圆、平安阖家欢的愿望。中秋,也成为了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一词,大约出现在西周时期,古人以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为“秋月”或“三秋”,而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所以叫“中秋”。把中秋作为节日,源于对月亮的崇拜。古人认为太阳代表苍天,月亮代表大地。八月是收获的季节,要感谢大地的恩赐,这就有了“秋祀”,“秋祀”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祭月。到了魏晋时期,登楼临轩,酌酒赏月,逐渐成为习俗。然而,直至唐代初年,中秋才开始成为约定俗成的重要传统节日,相比春节、清明、端午,确立时间最晚。
这是辛弃疾在《木兰花慢》中,提出的一连串关于月亮的问题。中秋的明月慢慢落下,要落到哪里去呢?在另外一个人间,那里的月亮是不是才刚刚升起?是不是大风把月亮吹走了呢?月亮没有根,是谁把它系住,挂在天上?嫦娥居住在月亮上不出嫁,是谁把她留住了?在科学观测技术有限的年代,遥望明月,放飞想象,或许就是古人赏月的乐趣所在吧。
古人喜欢赏月不仅是为了观赏明月之美,更是喜欢通过用赏月这种方式来寄托对远方亲友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唐代诗人王建的这首《十五夜望月》脍炙人口。寥寥数笔,就把人们带入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唯美意境。那挥之不去的“乡愁”和孤独感,让古今游子实现了心境上的契合。
诗中提到的桂花,常与月亮一起,成为思乡的“情感代言人”。八月十五,玉露生凉、丹桂飘香,与高挂天宇的明月清辉遥相呼应,天上人间,完美组合。
透过苏轼的诗句,麦芽糖和酥油的香甜,与中秋夜的月华,一同穿越千年,映照在今人心间。一块圆圆的月饼,不仅寄托着中国人的无限亲情乡情,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的月饼样式品类繁多,有广式、苏式、潮式等等,不管是哪一“流派”的月饼,中国人吃的不光是味道。一轮圆月下,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把月饼切割成块,再分而食之,这样才有了团圆的满足。
最后,在此佳节祝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团圆,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