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明寺是唐代鉴真大师当年修行的地方,大明寺因鉴真大师而名扬四海。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清代,因为忌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
庄严典雅的牌楼,为纪念栖灵塔和栖灵寺而建。中门上有篆书“栖灵遗址”四字。
淮东第一 观 扬州大明寺
苏轼的弟子秦观题“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前任大明寺住持
大雄宝殿
远眺大明寺院内的栖灵塔。
隋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下诏在全国建塔30座供养佛骨,大明寺建“栖灵塔”,后历代多次重建。塔高九层73米,宏伟壮观。
登栖灵塔,俯瞰扬州城、瘦西湖全景。
鉴真纪念堂位于大明寺内,1973年建成,以纪念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鉴真和尚。
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参照了鉴真大师当年在日本建造的唐招提寺的建筑风格所设计。典雅古朴,保留了唐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奈良时期,日本长屋亲王因为仰慕佛法,特意定做了1000件袈裟,每一件袈裟上面都绣了四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然后交给遣唐使,让他们带来我国,结缘送给诸位僧众,希望他们去日本传播佛法。鉴真大师为这四句诗所打动,誓要东渡弘法。之后就有了流传千古的鉴真六次东渡事件。成为中日邦交史上的不朽篇章。
韩国钧:清朝举人,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任江苏省长。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鉴真大和尚应日本僧人邀请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第6次(公元754年)成功到达日本,此时的鉴真已66岁高龄。
在日本10年时间,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