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儿童,始于观察
观察是一门艺术,
记录是一种语言,
分析是一种能力,
指导是一种智慧。
以观察走近童心,
以观察读懂儿童,
以观察支持儿童的生长。
为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相关要求,立足儿童本位,进一步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和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指导教师运用适宜的游戏观察、记录方式,继而观之有效,察有所获,更好地成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陪伴者、支持者。近期,榆次区第二幼儿园钰荣园全体教师开展了观察记录系列教研活动。
聚焦·共研
9月12日下午,在周园长的带领下,榆次区第二幼儿园钰荣园开展了“观察记录”的第一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启航一班杜蓉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杜老师给大家分享阅读了一篇观察记录,然后提出了三个问题:1.什么是观察?我们要观察什么?2.为什么要重视自主游戏中的观察?3.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及记录?
老师们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闪出智慧的火花。同时,我们将教师们分成三个小组,在群策群力之下,每组都制作出了富有特色的海报,展现出本组教师的智慧和力量。
在分享环节中,每组都派出代表上台讲述各组的观点。根据工作经验,老师们对观察记录的组成要素都有明确清晰的理解,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如何调整策略以促进更有效的师幼互动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多种方法。
第1组表示要把握适当的支持时机,选择合适的支持方式;
第2组提出要挑选有价值的片段,精准分析幼儿的行为,行之有效地引导支持幼儿,教师需要看、听、等、想;
第3组也表示教师要挑选有价值的片段进行观察记录,在活动中提出更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幼儿,关注幼儿眼、耳、口、鼻等多种感知觉的表现。
最后,教学园长耿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观察幼儿是每个教师的必备技能,观察与分析是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具有科学、灵活、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学会站在儿童立场看问题;要警惕“自然缺失症”,重视周围丰富环境的可能性。
实践·深悟
作为教师,撰写观察记录不是目的,要把观察记录作为走近幼儿、优化和改进教育教学策略、调整环境和材料、增进家园沟通合作、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支架和路径。我们应当以儿童的视角理解儿童,提升观察儿童、解读儿童、支持儿童的能力。用心发现、用心聆听儿童成长的拔节之声。
通过观察儿童,
我们评估他们的需要,
拓展他们的经验,
促进他们的学习。
一审一校:杜蓉 杜佳琦
二审二校:裴凯丽
三审三校:园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