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鹏配景画2024.9.17中秋节(15首最美中秋诗词:与你共赏千古明月)

大鹏
创建于09-17
阅读 20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杨勇书法》

《天成绘画》

《我的画)

祝大家中秋快乐,年年圆满如意,月月事事顺心,日日喜乐无忧,时时高兴欢喜,刻刻充满朝气,月圆人圆花好,事顺业顺家兴!

《15首最美中秋诗词:与你共赏千古明月》

从“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开始,中秋的明月,便成了人们心中最特殊的存在:它是友人的祝福,是爱人的思念。更是亲人的挂牵。

月亮越圆,越盼望团圆,月亮越亮,越怀念故乡。

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pén)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7、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8、中秋唐·司空图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9、中秋月唐·薛莹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10、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1、十五夜与友人对月唐·张蠙(pín)每到月圆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欢。一千二百如轮夜,浮世谁能得尽看。

12、中秋月唐·张祜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13、中秋对月唐·曹松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1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5、中秋月·其二唐·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节礼俗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国四大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是八月之中,故称中秋节。

       中秋节起源上古时代、先民对天象月亮太阴的敬畏崇拜。祭月赏月习俗,普及于汉代,定型唐代,盛于宋以后各代。皓月当空,明亮如镜,秋高气爽,嘉禾硕稔,故有祭月赏月习俗。圆月带来的团圆幸福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有浪漫色彩

       中秋节影响到朝鲜、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的诗作很多,如: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白居易:《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毛主席《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中秋节的习俗:

     祭月:古代帝王及民间,都有祭月的礼俗,祈盼团圆,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嘉禾稔盈。

      赏月:皓月当空,圆月团圆,浮想联翩,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特别是“人们望着明月,联想嫦娥玉兔,吴刚伐桂,攀桂夺魁!”等等。

      吃月饼:月饼是传统食品,象征团圆,味道鲜美,饮上桂花酒,别有风味。

     赏桂花:桂花开放幸福来,桂花开放十里香。

      思念:人们通过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吟诗歌词,抒发情感,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喜庆 丰收:五谷丰登,爪果满园,农耕文明,向往幸福,美好生活。

      旧  《盩厔县志》就有记载:“馈送月饼瓜果,并设酒食,老少相聚于黄昏定后宴饮,叫‘赏月’。”

       现时,新时代,升平盛世,习近平总书记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过好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秋节发扬光大,赏月喜庆更有意义!

阅读 2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