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溺水:
家长对孩子的行踪务必做到“四知”: 知去向、知归时、知同伴、知内容:
教育孩子牢记防溺水“七不、三要、两会 ”。
“七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水井边玩耍;不擅自下水施救。
“三要”:
要在家长或长辈带领下游泳;要到有防护设施和施救人员的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遇到同伴溺水时,要大声呼喊,并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能手拉人等盲目施救。
“两会”:
发现险情,会互相提醒、劝阻并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交通安全:
1. 叮嘱孩子上下学途中,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天桥或地下通道;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在马路上、车辆周围玩耍;过马路时不追逐打闹、不横冲直撞、不猛跑、不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
2. 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机动车道骑车,不要有“脱把”、逆行、追逐竞速、互相攀扶等危险行为;
3. 家长骑电动自行车带孩子,大人和孩子都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4. 提醒孩子不要在小区出入口、停车场、路侧停车区域玩耍;不要在道路上使用平衡车、滑板车、玩具车、轮滑鞋;
5. 乘坐公共交通要遵守秩序,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
6.要避开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上下学,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路段,要避开或绕行。
消防安全:
1. 不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
2. 无人教室的电器、照明开关保持关闭;
3. 发现教室中的设备出现异常及时向老师报告;
4. 爱护学校的消防器材,比如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等。
饮食卫生: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购买食品一定要看保质期,在校生病或身体不适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
恶劣天气:
注意天气变化,避开暴雨、雷电、暴风等恶劣天气上下学,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路段,要避开或绕行。
管制刀具:
教育孩子不携带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不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在学校或学校周围遇到可疑人员及时向老师或学校保安报告。
防欺凌:
教育孩子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打架斗殴,不欺负他人,遇到学生欺凌等突发情况立即向老师和家长报告。
应急演练:
安全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技能,参与学校组织的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技能。
网络诈骗:
开学季家长群骗局频发,家长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在家长群(班级群)里收到任何需要扫码或“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可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请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告诉孩子不轻信网络消息、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与陌生人进行屏幕共享、不将验证码、手机支付密码等信息随意告知陌生人;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必须时刻留意孩子的情绪波动情况。孩子可乱会出现乱发脾气、和家长顶嘴等现象,这个时候希望家长不要和孩子硬怼,要主动调整自己的情绪,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并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发现孩子有情绪反常的及时疏导,给予孩子多一些陪伴。
校园活动安全:
1. 上下楼梯、通行楼道要靠右慢行、不推挤,在食堂、礼堂等场所不拥挤,讲究秩序,避免踩踏;
2. 教育孩子不携带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在学校或学校周围遇到可疑人员及时向老师或学校保安报告;
3. 不攀爬楼梯、走道等区域的护栏设施,不到无护栏的平台玩耍,避免坠落;
4. 教育孩子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打架斗殴,不欺负他人,遇到学生欺凌等突发情况立即向老师和家长报告;
5. 警惕教室门窗等缝隙“咬人”,尤其是在开关门窗时,不要将手指等身体部位放到缝隙处;
6. 不要把学校公共设施当成游乐设施,不玩危险性游戏;
7. 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技能,参与学校组织的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技能。
校外活动安全:
1.教育孩子不到施工区域、电力设施附近等危险场所玩耍;
2. 告诫孩子不去网吧、酒吧、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玩耍;不与行为不良人交往,更不能吸烟、喝酒和参与打架或欺凌事件;
3. 教育孩子外出时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尽量结伴而行,选择人多的安全路线行走,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跟踪或纠缠,尽快向大庭广众之处靠近,必要时可呼叫。
美编:张敏
校审:胡锐
签发: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