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孩子们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节日美食文化的了解,让孩子们注意基本的食品安全事项,避免在中秋节期间暴饮暴食,2024年9月16日,南边村“幼吾幼”少儿之家特开展“美食文化”主题活动。
守护员通过2张图片提问:请问这是什么?是哪里的美食?为什么那里的人爱吃这种食物?导入活动主题“美食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饮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守护员带领孩子们一起回顾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及其对应的美食: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期间,人们会吃饺子,饺子形状像元宝,象征着财富和新的开始。此外,年糕和鱼也是春节期间常见的食物,年糕寓意年年高升,鱼则代表年年有余。
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汤圆的外形圆滚饱满,象征团圆和幸福。
清明节:清明节是祭祖和踏青的节日。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吃青团,这是一种用艾草叶制作而成的团子,寓意着对先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会吃粽子,粽子是用粽叶包裹糯米或软黄米加枣、豆沙等材料煮熟而成,寓意着对屈原的怀念。
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和赏月的节日。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吃月饼和桂花糕,月饼象征团圆和美满,桂花糕则带有浓郁的桂花香气,寓意着秋天的丰收和美好。
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和敬老的习俗。重阳节期间,人们会吃重阳糕,寓意着步步高升和对老人的尊敬。
一年四季对应的水果种类丰富多样,每个季节都有其特有的时令水果。了解这些时令水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自然的美味,还能确保我们摄入更多的营养。跟孩子们分享一年四季的主要时令水果及其特点:
春季(3月至5月)
樱桃、枇杷、草莓、桑葚、青枣、莲雾、菠萝等。春季的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夏季(6月至8月)
西瓜、桃子、芒果、荔枝、龙眼、百香果、火龙果等。夏季水果富含水分和维生素,能够消暑解渴,补充体力。
秋季(9月至11月)
苹果、梨、柿子、石榴、葡萄、猕猴桃等。秋季水果营养丰富,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冬季(12月至2月)
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甘蔗、草莓等。冬季水果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抵御寒冷。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文化,守护员通过美食地图与中国地图拼图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每个省份的特色美食,领略我们中国大江南北的美食文化。
食品安全教育:请孩子们说说他们所知道的食品安全知识。
教育饮食卫生习惯:1.个人卫生方面,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跟大人共用洗脸毛巾,饭前便后要洗手,不用手抓食物。2.餐具清洁方面,用餐餐具应清洗干净,避免使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3.饮食规律方面,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饮食有度,避免挑食、偏食和暴饮暴食。
观看科普食品安全知识视频——这些食品变质的信号,你知道吗?
通过观看视频与孩子们一起总结哪些食物是不能吃?孩子们看的可认真了,总结如下:1、变红的甘蔗肉。2.发芽的土豆。3.发苦的瓜子。4.发黏的豆腐。5.长毛的馒头。6.外观变质的椰子。7.有异味的冰激凌。8.长时间浸泡的木耳。9.死螃蟹。10.鸡蛋内壳出现黑点的鸡蛋。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与孩子们一起提前感受中秋节的美食文化,吃月饼,喝牛奶,为了培养孩子们更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洗脸毛巾单人专用,也特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条毛巾。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日及各个省份的美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纷纷表示自己的个人卫生方面将来会做得更好,回去将自己所学的食品安全知识分享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教他们识别什么食品是变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