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学子这样过中秋—金秋月正圆•浓情溢九州

用户15271813
创建于09-16
阅读 2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班级:初二25班

学生:陈炫月

指导老师:孔海燕

“对月当歌”

一.借月传情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作者通过望月这一主题,抒发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无限想念,还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描述了海上升起明亮的月亮,作者与远方的亲人在遥远的夜晚互相思念,夜晚的相思让诗人彻夜难眠,他希望能够将满心的思念赠予亲人,但只能披衣觉露,无法实现。最后,诗人决定入眠,希望在梦中与亲人相聚。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月亮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无人相伴的感情。‌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月下饮酒的情景,通过与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对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感。诗中提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以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试图通过酒和月亮来排遣孤独,还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人际交流的渴望。此外,诗中的月亮不仅成为诗人的饮酒伴侣,也象征着诗人试图通过与月亮的“对话”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自我安慰,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除了孤独和寂寞,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的另一种情感,即在孤独中寻找自我、在寂寞中寻求自由的精神。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月亮和自己的影子想象成可以陪伴自己的“朋友”,展现了诗人桀骜不拘、洒脱自如的性格,以及在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这种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对于自由和精神独立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洒脱的生活态度。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情怀融入其中,展现了诗人对征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月亮不仅是夜晚的照明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它穿越天山,照耀在苍茫的云海之间,象征着诗人对远方战士的思念和牵挂。通过月亮这一意象,诗人将战士的思乡、家人的思亲融于广阔苍茫的景色里,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伤,形成了一种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的美学效果。

李白的《关山月》不仅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的诗,更是通过月亮这一元素,传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民众苦难深切的同情。全诗分为三层,通过描绘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最后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整首诗如同一幅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以怨情贯穿全诗,色调统一,浑然一体,气象雄浑,风格自然。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音乐诉情”

•羌笛,一种传达着思念与向往的古老乐器,音色清脆高亢,但总是稍稍带有悲凉之感,能够很好   地表达深沉的思念之情。羌笛的声音凄切哀婉,象征着凄婉的思念之情,唐代的边塞诗人常用它来表达征夫对家乡的思念‌,借其可以表达中秋佳节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洞箫‌:一种吹管乐器,其音乐悠扬,能够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洞箫的演奏可以让人感受到中秋夜晚的宁静和深远,增添节日的气氛‌,不仅能够展现中秋节的传统韵味,还能通过它的演奏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丹桂飘香,鸿雁传书,中秋佳节到眼前。愿您的生活如月明,璀璨耀眼;如月饼,香甜可口。祝您中秋快乐,健康常伴!

阅读 2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