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悦悦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五十九小学六(5)班的

“红领巾”

学农研学之旅


创建于09-16 阅读4149

        岁稔年丰,天高气爽。“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9月14日,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九小学的同学们怀揣着对农村生活劳作的憧憬,走出校门,坐上了去田间地头的大巴。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唱歌、表演节目,像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车窗外不时闪过的农田和牛羊更增添了欢愉的气氛,送来了浓厚的乡野气息。

        虽然赞叹着黄绿交织的美景,但要亲自踏入和体验这乡村,几近陌生的环境,必然不是一场简单的旅行。在这一天,没有整洁的环境,没有零食,甚至没有足够的水,所有的吃喝都要自己动手,学农生活,在这样的期待和担忧中拉开序幕。

        随着大巴车的缓缓驶入,那一片片的田野映入眼帘,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活的质朴与真实。

        于老师说,我们即将亲手触摸土地,感受农作物的生长,理解农民伯伯耕作的辛勤。利用现有的资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并非是课本中所能完全传授的知识,而是需要汗水和泥土去感知的智慧。

        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红薯地,长长的队伍绵延在乡土之中,地上散落的枝叶被踩的漱漱作响,映入眼帘的是已经乱糟糟的藤蔓。看到这番景象,有同学忍不住问:“红薯在哪儿?”其他同学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红薯要挖,它当然长在地下啦!

        副班主任李老师一到地头就反复叮嘱我们注意安全,还给我们讲挖红薯的小窍门就是“顺藤摸瓜” 。

        最激动的时刻莫过于亲手挖出那一个个沉甸甸的红薯了!


        当第一个红薯露出头来,那份惊喜与成就感溢于言表。亲手感受泥土的芬芳,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更深刻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挖红薯也是个技术活,要善于观察,掌握力度,否则稍不注意,听到“吱”的一声脆响,就完了...红薯断了。

       挖红薯的过程就像是在考古发掘一样,每一次铲子的挥动都是对未知的探索。这不仅是因为收获的喜悦,更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仿佛穿越到了远古时代,思绪随着红薯一块块出土而飞扬,想象着千年前的人们是否也曾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用他们的双手孕育出璀璨的文明。

        有同学聊起了河南大河村遗址的故事,那里的村民在挖红薯窖时意外发现了一处距今6800至3500年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揭示了仰韶文化的秘密。

        我们不会像大河村遗址的发现者那样,一锹一锹,不仅挖出了红薯,还撬开了历史的厚重石门,有机会触碰到古代文物的辉煌,但同学们都知道,这片土地上同样孕育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智慧。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的篮子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红薯,有的像大葫芦,有的像小石头,形状各异。 看着篮子里的红薯,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每个小组都晒起了劳动成果。

      把一篮子又一篮子沉甸甸的红薯装上车,这满满一车都是我们辛苦劳动的成果。

        这个“三蹦子”,是我们运送物资的,唯一的交通工具。如果没有这个,就只能走路挑担了。

        野外的午餐仅靠红薯是不够的,我们随着农民伯伯的指引走到菜地,真正的菜地并没有电视上那么好看,到了收获的季节,叶子都略微有些枯黄,却让果实更加醒目,只见黄瓜一串串的挂在藤蔓缠绕的架子上,西红柿则红彤彤的,十分诱人,每个走进菜地的同学都忍不住摘几个,在裤子上蹭蹭灰就往嘴里塞。边吃边摘,也摘了几大筐。

        接下来的事情让我们犯了难,就是——做饭,几个男同学讨论片刻后,决定建造土窑,这是一种古老的烹饪方式,是用泥土建成的、让食物可以蓄热的小房子。土窑不是用柴火直接给食物加热,而是让柴火完全烧尽后,利用厚壁的辐射热给食物加热。

         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土窑就像一位低调的烹饪大师。它可不像普通烤箱那样加热,而是有着独特的技巧。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食物更加美味,而且还能让我们在烹饪的过程中体验到与自然亲近的感觉。 

        我们按照小组,分工明确的动手搭建土窑。有的负责搬运木材,有的负责挖坑,还有的则忙着堆砌土块。 在这个过程中,沟通与合作显得更加重要,也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在经历了一番努力后,土窑终于建成了。

        于老师带着我们我们用三蹦子运来了燃料,就是这些晒干的苞米棒子。还有我们自己劈的柴。

        就这么忙活一上午,土窑有了,灶火燃起来了,挖的红薯、掰的苞米、泥巴糊的鸡蛋都放在窑里了,小桌子支棱起来了,地垫也铺起来了。

        宝妈们也加入其中,撸起袖子,切西红柿、拍黄瓜、打鸡蛋,在土窑上架个锅就炫起了厨艺。

        虽说只有简单的食材,调料也只有糖和盐,偏偏炒出来,味道超级好。

        馍馍沾汤汤都能吃得津津有味,连续炒了五盆菜都被秒了,连汤汤都被蘸得干干净净。 

        这边炒着菜,那边的红薯和玉米也熟了,看看用烤全羊的方法烤的红薯和玉米。

00:12

        当第一缕香气飘出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后来,大家又尝试着用土窑烤更多的东西,烤馍馍、烤辣子,不包锡纸的烤鸡蛋,好像万物皆可烤。

        最后又把目光瞄向了农家的走地鸡,上演了一幕抓鸡名场面,只见鸡飞人追、你争我抢,鸡毛满天飞,那叫一个热闹。

(这个时候要给大家道个歉,摄影师实在跟不上抓鸡的节奏,无法捕捉到抓鸡的镜头)

00:10

        不出所料,同学们绝不会放过这些抓来的鸡。简单的用葱姜蒜腌制,再用锡纸包裹严实,糊上泥巴,放进土窑,泥巴鸡就做成了。

        40分钟过后,撕开锡纸的那一刻,香味四溢,热气腾腾,不加任何修饰的烤鸡,原汁原味却胜过任何调味料的衬托。 一口咬下去,皮脆肉嫩,满口生香。虽然有些地方烤焦了,入口却有一股焦香,为整只鸡的味道加分。

        正值中秋节,同学们也不忘做月饼,还是就地取材,将熟透的红薯捣成泥,加入适量的糖和面粉,搅拌均匀到可以塑形的程度。 没有其它馅料就用汤圆做馅,你还别说,用红薯做的月饼也别有一番滋味。

大家一起在田间地头过了个中秋。

        没有零食,就嘣个爆米花吧。找来竹竿和铁饭盒。

        将剥好的玉米粒放进铁饭盒,往里加入糖和油,摇晃均匀,绑到竹竿上,放在火上,随着一声声轻微的爆裂声,玉米粒就变成金灿灿的爆米花了。

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爆米花。

00:16

       挖红薯、摘黄瓜、摘西红柿、摘茄子、垒土窑, 烤红薯、烤玉米、烤鸡蛋、抓鸡做泥巴鸡、蹦爆米花......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烹饪体验,更是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填饱肚子,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如何与他人协作共赢。 

    在田间地头,我们还把课本照进现实,看苍耳妈妈确实有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快结束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雨点,就有同学不禁回味起学过的课文,“看秋天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在合作与挑战中成长了许多。整个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蒸过火的红薯月饼,没烤熟的鸡蛋,烧焦了的爆米花,还有摘茄子的时候,手上扎的小毛刺。

        该返程了,同学们拿着返程证感慨万千

      学农的这一天,从翻开泥土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也体验到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艰辛。劳作的过程中,明白了耕耘的意义,也理解了粮食的价值。摘黄瓜、挖红薯,这些原本看似简单和陌生的活动却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劳动的真谛。且不说扎手的茄子、红薯地里满地缠绕的藤,虎视眈眈的各种虫子,单是地里“烦人”的泥巴,绊脚的田埂就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但劳动的快乐与让我们甘愿顶着一切困难去加油,望着收获,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精疲力竭、劳作一天时,当裤脚与鞋底充斥着清新泥土的气息时,才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懂得了实践需要放下花架子,脚踏实地、躬行求索。 

         劳累与愉悦并存,痛苦与喜悦绦荡,重返校园,踏上那片坚实的水泥地,却愈加怀念那片松软的土地。那氤氤着玉米与红薯香气的乡村,那浸透人间烟火的地方。拿起铲子,铲下去,找到红薯,挖出来。简单的步骤让人有种“有手就行”的自得感,但事情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儿时便会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经历劳动实践才真正体会到其中奥义。

         这次学农,让我们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与乐趣,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珍惜每一粒粮食。回到学校的我们感觉有了不一样的气质,谈论的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关于天空的蔚蓝、土壤的芬芳以及劳动的价值。 

 

     最后还是要感谢筹办活动的家长,此次研学从筹办到执行再到完美收官,都离不开家长的付出,很多家长甚至连张照片都没有,只有些许的背影,感谢六(5)班的家长,把我们和大自然链接在了一起,让我们每一位参与的同学都更加懂得,生活的精彩,不仅在于远大的志向,更在于对平凡日子的热爱与珍惜。

阅读 41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