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级: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初二25班
指导老师:孔海燕
学 生:张伊宸
中秋,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丰收。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当满月高悬夜空,家人团聚一堂,共庆这个意义非凡的节日。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和秋收的庆祝。据史书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日子逐渐演变为民间的中秋节。中秋节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形成了今天独特的文化传统。
中秋
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
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前两句写诗人在得闲的时候于秋天的夜晚吟咏,觉得世间万物都显得那么悠远、深沉,有着一抹淡淡的愁绪。
后两句接点明了中秋的主题。中秋之夜,月亮是最重要的象征,它不仅代表着团圆和美满,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如果没有月亮,那么这个中秋就失去了意义,一年之中的秋天也就白过了。
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中秋月圆夜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感慨。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前两句选取月光皎洁、栖鸦不惊、露湿桂花三个典型特征,写出了中秋的独特夜景。后两句没有从正面抒情,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诗人对月怀念友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蕴藉。
“月到中秋分外明”,诗人中秋夜望月抒怀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寂寥、孤单的心境,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寂静的长夜中,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这首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诗人以诗中嫦娥的遭际来抒发自己本欲在仕途上求得进取,而实际却导致长期漂泊流寓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感。
中秋节不仅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更是一个强调家庭团聚的日子。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尽量在这一天回到家中,与家人共度佳节。这种深厚的家庭观念和对团圆的渴望,是中秋节文化意义的核心。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提醒我们珍惜与家人的相聚时光。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祝愿:月圆人团圆,家国两安康。
图文:初二25班 张伊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