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诞生记——人和街道中心幼儿园第一分园中二班建构区搭建

晨梦听雨
2024-09-14
阅读 41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观察对象:张晓轩

观察时间:8月21日——9月2日

观察地点:中二班建构区

        游戏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让幼儿获得自由和快乐,发展幼儿想象力、动手能力、创造力。

      了解各种建构材料的性质,学习空间关系的知识,理解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增强对数量和图形的认识,这些促进了幼儿感知觉、思维的发展,提高建构造型的审美能力。 培养耐心、协作、互助、坚持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品质。

      在幼儿园,建构区被誉为“塑造工程师的地方”,它作为一种融操作、思维、艺术与创造于一体的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对其发展具有独特价值。

第一次观察

       张晓轩小朋友是个很敏感的孩子,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缺少对老师的依赖,也很少和小朋友一起游戏。这天,我发现晓轩在建构区寻找什么,于是就开始记录孩子的游戏。

 

       一开始,晓轩在积木中寻找着长木板,开始拼搭自己的作品,他把木板搭成了一个长方形的蛋糕,然后用磁吸积木在上面当做水果去点缀,我问他这个蛋糕是给谁的,晓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答说是给自己的。说完就被别的小朋友的游戏吸引走了。

分析:

       在游戏中,晓轩其实是有自己的想法,他在搭建过程中运用了平铺、架空和围合的方法,这是中班幼儿需要掌握的搭建技能,但是在游戏交往方面,晓轩总是独自一人,因此需要老师多加引导。游戏时间持续不长,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

 支持策略:

     1.在幼儿被其他事物吸引时,应多加引导幼儿继续投入游戏。

    2.多与幼儿交流,和幼儿一起游戏,共同搭建,让幼儿对搭建游戏持续感兴趣。

第二次观察

分析:

      通过和幼儿交流,让晓轩逐渐对老师产生信任和依赖,这一次在搭建过程中适当介入,让幼儿慢慢思考。

     这次搭建晓轩是用的几个半圆形做成的蛋糕体,用圆柱代替蜡烛,在不断垒高的同时,也不断的出现问题,为什么圆柱体会倒呢?晓轩的答案是我没放平啊,这一次晓轩没有放弃,而是说了一句再来一次肯定不会倒了,于是小心翼翼的把圆柱体垒上去,最终,蜡烛搭建成功。

     在搭建过程中,晓轩会慢慢思考为什么圆柱体会倒的问题,这说明晓轩已经投入到游戏中去了,再就是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说明晓轩具有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

支持策略:

      1.游戏是一个幼儿交往的桥梁,给孩子多一点与其他幼儿相处、交流的机会。

       2.多鼓励幼儿,让幼儿增强自信心。

         

01:46

分析:

       在不断地鼓励下,晓轩能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及时介入,让孩子在建构游戏与数学相结合,发展幼儿点数,并鼓励幼儿交往。并且在搭建过程中,孩子还运用了对称的搭建方法,并且是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去完成的本次搭建。

支持策略:

  1.分享经验,学会合作

       可以请游戏水平比较高的幼儿分享游戏经验,并请幼儿说一说,游戏中遇到的困难怎么做,当幼儿不知道怎样寻求同伴帮助,可以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游戏,给幼儿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协商。提供关于合作分享的图书,多给幼儿表达的机会,引导幼儿大胆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幼儿的集体合作的意识。 

2.多途径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游戏结束后,请幼儿说一说游戏材料使用情况,对于遇到的问题进行商量讨论,提出想法,并进行记录,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03:01

教师反思

      游戏是幼儿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幼儿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的过程,所以作为教师应当适时评价,适时介入,认真观察记录,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

编辑:高荣慧

审核:谢倩倩

阅读 41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