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宝石幼儿园中三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朋友

创建于09-15 阅读847

主题起源

中班学年开始,孩子们带着成长的足迹,从小班的稚嫩步入了中班的新阶段。在这一转折点上,他们的社交圈悄然扩大,对“朋友”这一概念的理解也随之深化,展现出更加丰富和细腻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的交谈与互动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开始频繁地使用“我的朋友”这一表述,无论是分享快乐时刻——“我今天和我的朋友去哪儿玩了”,还是倾诉小秘密——“我的朋友告诉我一个好玩的事情”,也常常会因为朋友之间的矛盾生气等,朋友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孩子们情感认知的提升,也标志着他们社交能力的初步形成。基于孩子们这一显著的成长特征,我们深刻认识到,适时地引导和教育对于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积极的友谊观至关重要。同时,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疑惑地发现,小班时种萝卜的那片生机勃勃的小菜地,竟悄然换了位置。新的菜地上,此时却显得光秃秃的,没有了往日的绿意盎然,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瞬间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讨论的热情。

“看,我们的菜地变成中三班了!”“咦,这里怎么什么都没有了?”“我想种西红柿,红红的,好吃!”“我喜欢吃黄瓜,我们种黄瓜吧!”……孩子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对新生活的憧憬。他们围在新菜地的周围,用小手比划着,用稚嫩的声音交流着自己对于种植菜品的想法和愿望,那份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在不经意间流露。另外,我们班级里的餐后环节,孩子们习惯于自主地挑选心仪的绘本围坐阅读,然而,近期这个和谐的画面却时常被一阵阵焦急的声音打破:“老师,故事书又坏了!”“是谁弄坏了书本?”这些话语中透露出孩子们对书本损坏的惋惜与不解。面对这一现象,孩子们开始自发地思考起如何保护书本的问题,有的提议“用胶带粘回去”,有的则好奇地询问如何才能更好地避免书本受损。这一系列的反应,不仅体现了孩子们对书籍的珍视,也透露出他们对于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的初步意识。老师观察到孩子们对以上三个主题“朋友”、“菜地”、“书坏了怎么办”都有着探索世界兴趣,我们通过了班级投票,去进行判断确定,得出“朋友”12票,“菜地”12票,“书本坏了怎么办”3票,由于“朋友”和“菜地”两个主题平票,经过了再一次和孩子们的讨论,决定把“朋友”最重点的主题开展,并将“菜地”融入到和“朋友”主题想和朋友做的那些事儿系列活动。另外“书本坏了怎么办”将以零散的活动开展。

主题脉络

在《朋友》这一主题课程的讨论中,我们通过和孩子们聊了聊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和朋友做过什么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关于朋友的事情,以及你还想和朋友做什么事情?

孩子们分享:

依琳:“一起玩的就是朋友。”

雨晨:“还要一起分享书本。”

杰燊:“我和连立一起去过海边玩所以我们是朋友。”

欣悦:“我和亿晨也是朋友,我们一起玩。”

晞宇:“我以前和陈雨柔是朋友,但是她老是生气,我现在和肖逸凡蒋靖轩是朋友。”

子轩:“朋友要互相分享,我有很多朋友。”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初步规划了以下的活动内容,旨在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的活动,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朋友”的含义,探索与朋友相处的乐趣,学习解决朋友间的摩擦,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他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活动一:什么是朋友

中班开始后,孩子们谈话中更多出现了“朋友”一词,朋友是陪伴他们成长、分享快乐与悲伤的重要角色,也是他们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友谊的理解和珍视,我们和孩子们为“什么是朋友?”展开了讨论。

子轩兴奋地举手说:“老师,杨丹和冯杰燊是我的好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一起分享好吃的东西。”

老师:“那你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开心的事情呢?”

子轩想了想:“有一次,我们一起搭积木,搭了一个好大的城堡,我们都好开心!”

布丁接着说:“老师,我有一个好朋友在大二班,他叫曾子墨。”

老师问:“那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

布丁笑着回答:“我们在家里经常一起玩,他是哥哥。”

凯乐有些害羞地说:“老师,我的好朋友叫林诗妍,她不在宝石幼儿园。我们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一起玩。”

老师问:“那你们放假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呢?”

凯乐说:“我们会一起画画,一起讲故事,还会一起分享好吃的东西。”

杰燊有些伤感地说:“我的好朋友连立去惠州了,我很想他。我们以前经常一起去湿地公园玩,一起跑,他跑好快。”

老师安慰:“虽然连立现在不在身边,但是你们之间的友谊是不会变的。你可以给他写信或者打电话,告诉他你很想念他呢!”

从孩子们的分享中,我们知道进一步知道,朋友就是能陪伴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乐与悲伤的人。即使有的朋友不在身边,我们心中的那份友谊也不会改变。那现在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也要学会在朋友不在身边时保持心中的那份思念和祝福。”

活动二:想和朋友做的事情

老师:“那你们和好朋友在一起时,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呢?”

老师:“除了已经做过的事情,你们还想和朋友一起做些什么呢?”

雨晨:想去玩游戏,丢手绢的游戏。

包子:一起滑滑梯。

依琳:吃完饭一起看书。

晞宇:玩手指小人的游戏。

俊轩:和小朋友们去玩玩具。

在孩子们的分享后,老师记录了他们的“游戏计划表”,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鼓励幼儿自主去邀请朋友和她一起体验游戏。孩子们在这活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朋友的理解和情感。

活动三:好朋友的游戏

在孩子们分享“想和朋友做的那些事”的谈话中,老师察觉到孩子们对游戏这个词讨论得很多,停留在玩玩具、以及器械游戏,但是对具体的合作游戏经验欠缺,于是老师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分享了许多同伴合作的游戏,孩子们初步获得相关的经验并且兴致冲冲地想要参与。

游戏一:合作竟跑

孩子们根据初步的经验寻找到游戏的道具以及自主选择同伴,开始了合作竟跑的1.0版本。在游戏中孩子们一开始非常雀跃兴奋,迫不及待想要赢得比赛。

你看,孩子们已经准备好了,正跃跃欲试!

但是第一次游戏结束孩子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1.老师,我摔跤了。

2.她跑得太快了。

3.我们撞在一起了。

根据这这些问题我们又继续商谈应该怎么解决?

子轩说:好朋友要两个人一起跑,不能太快。

星星:我跑太快了,我要慢一点。

梓墨:等等好朋友一起。

老师:那大家撞在一起,你们觉得应该要怎么办?

浩文:那我们要躲开,小心一点。

凯乐:去更大的场地玩。

老师:那一组一边方向,躲开对方,你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路线吗?我们一起来再试试。

于是我们利用了下午的时间,根据上午的问题又一次进行了合作竟跑游戏的2.0版本。

这一次我们的场地换到了大厅的位置,空间更大了,有了上午的经验,孩子们选择游戏道具以及同伴、排队等候更加有秩序。

在游戏开始口号下,孩子们再一次体验了游戏。这一次大家发现,摔跤的次数变少了,大家也不会撞到一起了,甚至孩子们还明显从比赛中区分出了出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在本次游戏中孩子们从无游戏经验到第一次游戏经验到第二次游戏经验到过程中,能有意识去反思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游戏中促进了同伴合作意识的发展,能初步换位思考关注同伴的感受。

除此朋友主题的系列活动外,我们还开展了中秋节、安全周、以及小菜地的零散活动。

学习与发展

在本周关于朋友的主题系列活动中,孩子们能够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朋友”是相互陪伴、分享和支持的人,学会识别朋友间的情感联系;在游戏中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意识的发展合作与交流能力,学会在团队中表达自我。

语言领域:通过理解什么是朋友,孩子们积极的分享自己和朋友相处过程中的经验,从而来进一步理解、清晰朋友的含义,促进了幼儿愿意表达、积极分享的意愿,帮助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

社会领域:在介绍自己的朋友时,理解了朋友交往的含义,培养社交技能和同理心;同时幼儿在和朋友做游戏的活动中,能够感受到同伴合作的力量和科普。

健康领域:通过和朋友游戏中,幼儿充分运用手脚协调动作来达到合作的效果,锻炼身体动作的灵活和协调性,促进玩体育游戏的能力。

科学领域:在和朋友玩游戏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幼儿表现出在问题中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寻得办法再次尝试的探究性能力,发展了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反思

优点:

1.幼儿感兴趣:活动紧密围绕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朋友”为切入点,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2.幼儿在游戏中参与度高: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通过趣味的游戏,升级游戏经验,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享受游戏中学习的乐趣。活动中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小组合作、个别指导等方式,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参与机会。

不足与措施:

1.部分活动的组织缺乏真实材料的操作加持:在某些活动中,由于材料准备不足或缺乏真实性,幼儿可能无法充分体验和感受活动内容,导致学习效果受限。

措施:加强材料准备,确保活动所需材料的充足性和真实性,让幼儿能够亲手操作、亲身体验。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用于制作活动道具,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幼儿对同伴合作游戏缺乏经验:部分幼儿在同伴合作游戏中可能表现出缺乏合作意识、沟通不畅或角色分配不明确等问题,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和幼儿的学习效果。

措施:在活动前进行明确的角色分配和任务说明,让幼儿清楚自己的职责和合作目标,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引导幼儿学习合作技巧,如轮流发言、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等,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阅读 8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