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老师—张忠仁

荷塘月色
创建于09-15
阅读 304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千里求学,躲过一劫

       

    那是60年前的金秋,1964年8月初的一天,喀什二中校园内,人头攒动,全地区中考招生结果开榜了,各县考生,尤其是喀什二中初中64届的同学们云集在学校办公室外墙,查看自己的录取结果,前几张榜单上写的都是考入喀什二中高中67届两个班同学的名单,后面几张榜单才是自治区各中专学校的招生名单,我和同班同学王贵新终于找到了我俩的名字,如愿以偿,我们同时被伊宁卫校公共卫生专业录取了,与此同时录取的还有其他中学的两位男生和四位二中女生。

    那时的中专学校是国家食宿全免,每月还发少量的生活费,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还发放冬、夏服装、棉被等。

    第二天,就接到学校通知,伊宁卫校招生老师急于要与我们见面,通知有关事宜。在二中学生食堂门前,我看到了第二榜补录的同班同学赵立强,和64级2班的王居正同学、4班的马荣志同学等人,也同时被伊宁卫校录取,这次在喀什地区就招了8名男生。

    不一会,就看到我们班的班主任沈正光老师陪同着一位30多岁的男士走来,只见他中等个头,神采奕奕、笑容满面,操着一口悦耳的东北口音说道:“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报考伊宁卫校!我今后将是你们公卫班的班主任”,沈老师这才给我们介绍:“同学们,这就是伊宁卫校前来招生的张老师!”

60 年代初张忠仁老师和师母沈纫兰的合影

     张老师告知同学们:“给大家两天时间准备行李,和家人告别,后天下午到大十字喀什饭店集合,我将带着你们乘车去伊犁,路上可能要走十多天,每人要多带点水!”

    出发那天,我们一行十多个年轻人和几位年龄稍大的调干生,坐着带篷布的喀什客运公司大卡车(那时还没有大巴车)出发了,一路风尘一路歌声,十二天后安全抵达了伊宁卫校。

    记得伊宁卫校的赖増礼书记、哈得尔副校长及高年级同学,在学校教学楼门前敲锣打鼓欢迎我们的到来,高年级同学们抢着背我们的行李,把我们送到了宿舍楼,顿时大家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我们这些从全疆各地州汇集来的青年学子,从此踏进了西北边陲的白杨城—伊宁,伊宁卫校向我们展开了温馨暖暖的怀抱,我们将在这新疆著名医学学府接受医学教育,打造成为一位合格的医疗卫生人员。

   事后,我们才得知,提前匆匆离开喀什,是因为张老师事先从卫生系统熟人那里得到一个内部消息,喀什疏附县农村近来发生了霍乱流行,已死亡多人,自治区正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有关条款,南北疆交通即将全面封锁,迟走几天就无法按时返校了。怪不得,车到了阿克苏市后,在客运站只停留了半天,因提前动身,阿克苏地区有四个同学没能赶到,张老师怕耽误事,把这四人的路费放到了地区教育局,告知让他们尽快离开阿克苏,前去伊宁报到。

   事后得知,我们走后的第三天,整个喀什地区实行了交通封锁,几天后,整个南疆五地州全部实行了严格的疫情封锁措施,整整延续了两个多月,全国各省市、北疆各地州派遣了几十个医疗(防疫)队,其中也包括伊犁州防疫站派出的以田守民为首的防疫队,参与这次疾病防控。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新疆南疆干旱地区发生的第一次霍乱大流行,由于张老师的果断决策,让我们这些少年学子躲过了一场二号病疫情一劫!



二、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师生情同手足 

     

   从此,我们在这座花园似的校园里学习、生活了整整3个年头,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美好的往事总是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回忆,与同班老同学、或已入耄耋之年的老学长、师哥、师姐,以及曾在卫校工作过的老师相遇时,总是提及五、六十年前伊宁卫校的往事,如同发生在昨日,历历在目,都是那么的难忘、那么的刻骨铭心!

    开学后,张忠仁老师担任了我们公卫班的班主任,白治兰老师担任班级辅导员,一人负责全班同学的学习生活,一人负责政治思想工作,两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我们永远也忘不了和全班同学同吃、同住、同学习的班主任—张忠仁老师,他每周六才回一趟家,周日下午就返校,和同学们在一起生活的情景。

   清楚的记得,有一晚深夜,和我同宿舍的王贵星同学睡到后半夜时,突然从两米高的上铺一头栽了下来,当时就窒息了,同宿舍的其它同学们当场都吓懵了,刚好张老师就睡在隔壁宿舍,有人就叫张老师快来救人,张老师当场让把门、窗全部打开,同学们回到自己床上,当场就地实施了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10分钟后,王贵星回复了呼吸和心跳,终于抢救过来,捡回了一条命。

   当初,幸亏有五十年代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系毕业的班主任老师,王贵星同学才得以获救,不然,后果真是难以想象。王贵星同学毕业后在新疆石化医院担任了外科主任,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

   忘不了张忠仁老师讲内科学,讲到急腹症“鉴别诊断”章节时,装作各种急腹症病人,从教室门外走进来,模仿病人走路、痛苦的表情,同时喊叫哎呀、哎呀的样子······。

   忘不了张忠仁老师在讲课时,为了同学们直观病人,他把5岁的儿子带到课堂,放到讲桌上,给同学们现场裸体直观示教。

   忘不了张忠仁老师每次带领我们班参加校外劳动,黄渠北支干渠清淤泥、割麦子、收玉米,建喀什河团结电站拦水大坝时,张老师都身先士卒,带领全班同学奋战在最艰苦的一线,因我们两个公卫班都是清一色的小伙子,是全校劳动的主力军,校领导总是把最艰苦、最难啃的地段和任务交给我们班。



1965年春季,公卫205班师生在伊宁市北支干渠清淤劳动午餐时的照片,中间戴白帽的是班主任老师张忠仁,右边戴草帽的是吴世卿老师。

   记得当年,我们外出劳动的午餐是每人2个馕、1个鸡蛋、1节煮熟的(10公分长)马肠子,现在回想起来,营养搭配的很合理、很科学。

    当年的伊宁卫校学习雷锋好榜样,做好事蔚然成风,各班都自发成立了各种做好事小组,我们班自发成立了补鞋小组,下课后,到各班宿舍收集破旧的布鞋、皮鞋,先把它洗干净,凉干之后,一双一双的补好,由专人送回各班同学宿舍交给本人。 

   永远也忘不了在张忠仁老师的提议和带领下,我们班每周日清晨4、5点起床,集体跑步去伊宁客运站(现在叫大世界)给客运站帮忙。

    当年的客车都是带蓬的大卡车,旅客上下很不方便,我们为客运站职工帮忙检票、装行李上车,扶老携幼,不分寒暑,乃至大雪纷飞的日子,从不间断,这一活动一直坚持到1966年文革开始。

    张老师为了能清晨5点早起带领大家去客运站,他牺牲了每周六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在他的带领下,全班同学学先进、爱劳动、爱学习,养成了勤奋努力、艰苦朴素、乐善好施等好习惯,让我们在走出校门前就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我们今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师生情深、渊源悠长


   张老师平易近人、说话和气,经历了两年多的共同学习生活,全班同学们和张老师相处的即像师生、又像朋友、更像是兄长。

    许多年以后,无论在哪里遇见张老师,总有说不完的话,他总是询问班上同学的情况,在哪里工作?近况如何?成家了没有?等等,尤其是对他从南疆喀什千里迢迢招来的八位喀什古城的学子,格外关注。

    80年代后期,许多同班同学逐渐调回到伊宁市(州、地、市)工作,每逢春节,同学们相约,都要给恩师张老师拜年,只要同学们到他家,他爱人沈纫兰(友谊医院外科护士长)都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食品端出来、张老师从酒柜里拿出他珍藏多年的茅台、五粮液招待我们,几乎都是同学喝成酊酩大醉,方才罢休。



这是1996 年,伊宁卫校老三届第三次同学联谊会上,我们公卫205班的集体小合唱“打靶归来”合影,最中间的是我们敬爱的班主任老师—张忠仁

   1970年4月,因工作需要,张老师调到了伊犁州卫生局业务处工作,分管医政。记得1972年我调到伊宁县东方红公社(城镇公社)卫生院工作,由于是新建乡镇,白手起家,卫生院仅有几间破旧的民房,我找到张老师求助,他说:目前,州卫生局新到一批医疗器械,是配发给各县重点卫生院建设的,你去县卫生局开个证明来,说明情况。第二天,我就开来了个证明送去,说明是新建医疗机构,请予以支持。

   张老师亲自帮我配置,填写设备出库单,结果是满满拉了二车(公社拉煤的槽子车),记得有手术床、手术无影灯、手术器械(两套),检查床、金属注射架等。这一下为公社省了一大笔资金,公社领导得知此消息,喜出望外,连声叫好,夸我为公社办了件好事。 

   不久,本人也不负众望,尤其是如班主任张老师所期望,在卫生院破旧的民房里开展了公社卫生院历史上的第一例腹部外科手术,而且取得了成功。



    以下资料来自于中国名医大典(载录),张忠仁,男、汉族、山东诸城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70年代初期,在伊犁州卫生局业务处工作期间,主持和参与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食管癌患病情况的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研究工作,结果表明,伊犁地区属于食管癌高发区,并在新源县建立了新疆首个“食管癌研究所”,发表了多个医学研究论文。为了开展伊犁地区肿瘤防治研究,加快肿瘤防治工作步伐,他多次向自治区、自治州领导呼吁建立相应研究机构,后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州友谊医院先后购置了60钴治疗机,深度x线治疗机,后装机和模拟定位机等设备,为边疆少数民族肿瘤病人诊断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标题省略)。



这是张老师在70年代初期,在新源县牧区开展食管癌流行病学调查时的照片

四、呕心历血、死而后已


   1979年,张老师工作调动到了州友谊医院,医院先后派张老师去了新疆医学院和上海第一医学院肿瘤医院进修,返回后,在医院组建了肿瘤同位素科,记得位置在门诊楼南侧的一栋楼里,从此,在伊犁州开创了肿瘤放疗工作。

    1988年,经伊犁州党委组织部考察任命张忠仁老师为自治州友谊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从此,他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



这是伊犁州友谊医院新的领导班子成员,从左向右分别是副院长艾尔肯、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忠仁、院长鲍吉光、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磊、副院长阿依丁

    在任期间,张老师领养了一名因贫困失学的维吾尔族小姑娘毛丹古丽,一直资助到小学六年级,1997年他本人不幸病逝后,师母沈纫兰继续完成了丈夫的遗愿,一直资助毛丹古丽上完了初中三年。



张忠仁老师和古丽小姑娘的合影

   张老师担任领导岗位以后,他全身心的扑在了繁忙的工作中,他主抓全院的政治思想工作、党建工作、维稳工作,兼管肿瘤科工作,多次被评选为自治州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工作者,收到多次各级党政的表彰和奖励。


张忠仁老师在自治州卫生系统中国共产党成立70 周年表彰大会讲话发言

张忠仁老师在州卫生系统政研会上受到表彰的照片

   张老师担任院党委书记以来,我们同学也很少能见到他,听他女儿讲:“自从当上领导后,他几乎没有休过公休假,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家,第二天清晨,又出门忙医院的事去了”。

   1994年,原本他已到60岁年龄该退休的,院领导班子硬是挽留他,继续留任,再干几年。1996年,医院立项建新的门诊大楼,让他跑项目资金,重担在身,他不顾年逾花甲之躯体,奔波在为医院新建门诊大楼的工程建设上。

    1997年6月1日,他不幸突发脑溢血,经医院极力抢救了7天7夜,最终抢救无效逝世。两天前,他才刚从乌市四处奔波跑基建资金回来。

   那天早晨,记得追思会在友谊医院院内举办,我和几位同班同学闻讯也赶来参加,全院大约有上百人参加, 在场医院职工和亲友们都为他的离世悲痛万分,医院失去了一位一心为公、为医院建设而献身的党的好书记,伊犁各族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医生,而我们也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张老师,你永远活在我们伊犁各族人民心中!





五、谦虚谨慎、一生低调

     

    1964年—2024年,今年是我们公卫205班入校60 周年之际,本人撰写完成了“我的公卫205班—献给我的老同学”一文,在我起草撰写此文“我的班主任老师—张忠仁”时,对老师的简历不了解,于是,就找到了在友谊医院财务科工作的张老师的女儿张晓红,晓红回答道:“我爸爸的一些事我也不了解,我去医院档案室调阅一下,再告诉你。”几天后,晓红通过微信给我传来了他的简历。

     1950年,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国家挑起了一场国际战争,我国出于无奈,出兵参战“抗美援朝”。16岁的他在山东诸城参军入伍,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在连队担任卫生员,1952年,美帝又对东北地区和华北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部队紧急调他回国,在东北军卫生防疫总队十分队担任了分队长(这时他才年满18岁),1954年,由于他工作突出、表现优异,部队报送去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深造,五年后毕业,他自愿报名支援边疆建设,分配到了新疆工作,结果,被留在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担任人民政府主席的保健医生,四年后,经张老师再三要求下基层,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搞医疗也行,搞教育培训也行,这样,他被调到了新疆著名的医学教育学府—伊宁卫校任教,1964年,就接任了我们公卫205班的班主任。

    其实,张忠仁老师完全可以留在首府乌鲁木齐市的任何一家大医院和医学院,但是,他立志坚决要到基层锻炼,干出一番事业来。

    我计算了一下,从1950年参军,到1997 年因病逝世,他为党的事业在各种工作岗位上整整干了47年。

   我们和他共同学习生活了两年多,他从未提起过这些往事,我打电话给卫校原副校长、他的同事加学友徐广田老师,了解张老师的情况,他也只记得张老师比他早一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学的是临床专业,他说:“你找他女儿,她在友谊医院工作”。

    这就是他的高贵人格和品德,一生低调,为人谦虚,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边疆医疗卫生事业。

   他的这些优良品德和工作作风,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们这一班的同学,全班一共38名青年学子,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各自的专业上都有所建树、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不同的业绩和成就。

   张老师,你永远活在我们公卫205 班全体同学心中!

   写在第40个教师节,以此来怀念我们敬爱的张忠仁老师。

      

郑敏前   2024年9月10日于伊宁

注:除两张同班同学的合影(劳动现场、男生合唱)外,其他照片均由张晓红女士提供



阅读 30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