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美”之花在教学实践中绚丽绽放 ——省级课题“基于‘数学美’的小学数学实践研究”中期报告活动 /

美篇组
创建于09-14
阅读 3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9月14日上午,由许昌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育名家吴正宪工作室和张红娜名师工作室共同主办的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数学美’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中期报告会在许昌市毓秀路小学如期举行。活动特邀《小学教学》编辑部殷现宾主仼、许昌学院凌鹏飞博士莅临指导。借助小盒科技平台进行了现场直播,约上万名教师参与了线上线下的共同研讨。

活动分为五个环节:课题中期报告、微型课展示、现场课观摩、专家指导和活动总结。

课题中期报告

第一个环节,是许昌市南关村小学的贾亦嫄老师代表课题组所做的课题中期报告。贾老师从课题背景、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问题及改进四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详实、全面、清晰的中期报告。通过扎扎实实的研究探索,构建出了数学美的理论体系:外在之美→内在之美→内外兼修之美。探寻出了数学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深挖教学素材,凸显数学美的内涵;融合历史文化,拓宽数学美的视野;创新思维方式,领略数学美的灵动;辅助信息技术,创新数学美的呈现;推动学科融合,彰显数学美的外延;实施多元评价,感受数学美的价值。整个报告系统的梳理了前期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让后续的研究引向了深入。

微型课展示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微型课展示。四节微型课分别是许昌市光明路小学王海燕老师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许昌实验小学杨变红老师的“斐波那契数列之美”,许昌市毓秀路小学的宋慧贞老师的“探秘面的旋转”和许昌市文峰路小学高丽芳的“奇妙的比”。这四节课课型涉及到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和拓展课,内容涉及常态的学习内容和拓展的学习内容。四位作课老师从不同的视角引领学生在学习中探寻数学之美。

王老师以“三角形的三条边究竟有什么关系?”为大问题引出课题。接着以“从下面4条线段中任选3条,都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工具,利用直尺和圆规更严谨地研究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对比、讨论,不仅探究出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它与椭圆的奇妙关联,体现了数学的关联之美和应用之美。

杨变红老师直奔主题,直接出示斐波那契数:1,1,2,3,5,8,13,21,34,55……,然后介绍它与“兔子繁殖”“海螺的螺线”“黄金比”的内在关联,让学生感悟到哪里生命,哪里就有数学。并通过数与形的完美结合,感受斐波那契数列之美,进而感悟数学之美。

宋慧贞老师聚焦“面的旋转”,以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旋转为主要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探秘”旋转后立体图形的样子和每组立体图形之间存在的关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数学的关系之美、思维之美。

高利芳老师借助方圆文化,引导学生研究圆的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形边长的比,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的比等等,找到了许多1.414:1,令人感叹数学之神奇。接着,又借助《周髀算经》《营造法式》等资料解读了这一文化,并借助应县木塔的建造,故宫宫门的构造,红旗H9轿车的前脸设计,A4、A3、A2、A1纸的长宽的确定等,引导学生感受1.414:1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之美。

现场课观摩

四节精彩的微型课后,接下来是许昌实验小学樊沛锋老师带来的现场观摩课,内容是“认识图形”拓展课。

活动1:摸一摸。樊老师,让孩子们看着黑板上认识过的平面图形,从不透明的布袋子里摸出它们分别是从哪些立体图形上请下来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樊老师用儿童能听得懂的语言,通过巧妙的设计构建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联。

活动2:摆一摆。樊老师先用长方形摆出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想象出它们“站”起来的样子。然后放手让学生利用六个小正方形学具去拼摆,让摆出的平面图形“站”起来后能围成正方体。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情况,樊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想象,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联。

活动3:折一折。樊老师让学生借助手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折出大小一样的小三角形。通过动手操作、同桌交流,学生感受到通过不断对折,小三角形的个数会不断的增加,在学生凸显“折不动”的学习困难时,老师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看到用“一分为二”的经验可以“画”出无数多个小三角形,凸显了极限的思想,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课的最后,樊老师又巧妙的引入七巧板文化,让孩子们了解我国古人的智慧,增强了文化自信。下课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不愿走出课堂,这样的数学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好玩,数学有意思,数学学习很美妙!

专家指导

在专家点评指导环节,凌鹏飞博士围绕“基于‘数学美’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话题,从“巧妙的展现数学的表象之美,深入的挖掘数学内在之美”等方面提出了数学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的建议,又借助数学与多学科融合的案例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要达到“有趣、有深度、有意境”的目标,让师生在课堂中都能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殷现宾主任充分肯定了课题组在前期研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高度评价了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借助具体案例分享了不同内容领域中所蕴含的数学之。最后又从“加强文献学习,丰富理论内涵,拓展研究领域,形成序列化研究”等方面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并表达了对课题组后续研究成果的期待。

活动总结

最后,许昌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张红娜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张老师首先向给予本次活动大力支持和热心参与的领导、专家、学校和教师表示了衷心的感谢。然后指出:本次课题中期报告活动,既是回望,也是守望,更是展望。回望是为了更系统的梳理过去,守望是为了更加真实的面对现在,展望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我们一定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总结经验,审视现状,查找不足,完善方案,以更加昂扬的状态和更理性的思考投入到后续的研究中去,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努力做“真研究”,出“真成果”,让探寻数学之真、数学之实、数学之美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认同和不懈追求,让课题研究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本次中期报告活动,让课题研究引向了深入,我们期待,“数学美”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一定能有新突破、新作为,也一定能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阅读 3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