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教研促提升 听课评课共成长——大交小学语文教研组研、听、评课活动纪实

陶陶
创建于2024-09-14
阅读 168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全面推动教师教学素养与业务水平的提高,大交小学开展语文教研组研、听、评课活动。

集体研课,群策群力

“研以共进,磨以致远”。各年级语文教师分时段进行研课、磨课。研课、磨课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发言,集思广益,教研氛围浓厚。

千锤百炼,精彩呈现

    田飞娜老师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遵循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开展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更深的体验。通过课后搜集辛词,吟诵辛词的活动,拓展学习的时空,实现“大语文〞教学理念。

       张静静老师深情讲述了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花之歌》,课堂上听、说、读、写的设计,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张老师得当的朗读指导,及时的理解点拨,适时的说话练习,让学生在感悟祖国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内化了语言,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搭石»是五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也是本单元阅读策略学习的第一步实践。授课过程中,赵文婷老师通过记录同学们阅读时间,引出阅读时要遵循注意力集中,不回读的原则,从而再运用速读的方法分析全文,展开概括出了作者描写的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的四个画面,细腻的感受作者表达出来的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以及家长的淳朴民风。同时,在学习课文中心思想后,点出写作手法,借物喻人,课堂气氛热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上官玲丽老师的《珍珠鸟》教学首先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创设质疑情境,诱发学生大胆质疑,生成问题。然后再围绕学生生成的重点问题,探索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文;二是让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学生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

    刘娟娟老师执教《繁星》这节课创设了丰富的情境,每个活动都很贴合学习的主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究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提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

     李程晨老师执教语文园地一,首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根据本单元文章中描写的场面想象画面。然后出示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想象,学会让文字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接着体会古诗中的自然之美,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意思,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够当堂背诵。

授课语文教师精心准备,深挖教材,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娴熟的教学技能,丰富的教学经验,为组内语文教师呈现出一堂堂精彩的语文展示课。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各年级语文教师思如风发,言如泉涌,从不同方面对本组语文展示课进行分析评价。老师们既能关注课堂亮点,又能针对不足展开思索与探讨。教学相长可致远,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优化指导,提升引领

“正确引领明方向,精准把脉促提升”。校长安保、副校长宋秋娜,业务专干王海军深入课堂,参与听课、评课,为课堂教学把脉问诊,加速了我校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次教研,一段精彩;一节课堂,一种蜕变”。语文教研组研、听、评课活动的开展,为我校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促进了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今后,我校语文教师将继续携手同行,以实际行动践行“闯关式尝试教学”,让瑰丽的语文之花在一间间教室盛放!

图片:王毓秋  段文娟

编辑:刘娟娟

审核:宋秋娜

阅读 168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