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一轮月,秋野万里香。凉爽的秋风,金黄的落叶,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三(1)班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1
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中秋节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几经演化流转,注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最终,“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现今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中秋节的别名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在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以十五月圆为标志,这天正值三秋之中,因此得名“中秋”。中秋节晚上的月色比平时更亮,因此又名“月夕”。中秋节在秋季、八月,因此又名“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古时人们会祭月、拜月,因此又叫“月节”、“月亮节”“追月节”“拜月节”玩月节“。中秋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名“团圆节”、“女儿节”。中秋时节正是各种瓜果成熟的时候,因此又名“果子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3
中秋节的传说
后羿因为射下天上的九个太阳,为民除害,深受天下百姓的尊敬和爱戴。随后就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作为妻子。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从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于是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两颗长生不老的仙丹,服下一颗可以长生不老,服下两颗可以升天成仙,后羿不忍撇下妻子自己升天,所以就把两颗仙丹交给嫦娥珍藏起来。后羿有个徒弟,名叫逢蒙,是个小人,嫦娥将仙丹藏进百宝匣时,被他偷窥到了,就打起了仙丹的主意。三天后,后羿带领弟子们去狩猎,逢蒙称病没去,等后羿走后,就手持宝剑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自知不是逢蒙的对手,就手疾眼快地打开宝匣,把两颗仙丹一口气都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仙丹后,立刻感觉身体轻飘,已经能够飞了,于是飞出窗口,飞向天空。……朦胧中发现,当天晚上的月亮格外明亮,恰好这天是八月十五日,并且月亮里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于是后羿便便派人到嫦娥最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遥祭月宫里的嫦娥。从此以后,每逢八月十五,老百姓们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祭拜嫦娥,为漂亮、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4
经典诗词颂月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最美的中秋藏在诗词之中。三(1)班的同学们在玉兔纸和宫灯纸上一笔一画地书写看中秋诗词,诵读着一首首古诗,无论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亦或是“举头望朋月,低头思故乡”,大家穿“月”时空,徜徉于诗词的世界,在千古绝唱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品味中秋文化的温婉绵长。
5
猜灯谜迎中秋
最激动人心的非猜灯谜莫属了!同学们穿梭在一个个红灯笼下,拿起灯谜,时而盯着谜题苦思冥想,时而驻足窃窃私语,沉浸在解谜的乐趣中。猜对灯谜的同学欢欢喜喜地领取了小奖品,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6
品月饼
“金秋时节,月圆如愿。”咬一口月饼,咀嚼的不只是馅料,还有那一份独属于中秋的甜蜜。”每年的中秋节,月饼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一口下去,满满的都是节日的味道
7
巧手绘中秋
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在方寸之间画出了心中最美的中秋。
最后在齐诵《水调歌头》和中秋伴手礼中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小的班会课带给了同学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大家深刻的印象。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激发了孩子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分享,体验了节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