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二五六〕指一个人对事情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推,推理之推。试想,既是推理,从“一”下去,正当是“二”,接下是“三”、“四”、“五”、“六”……而在此“一”推是“二”,突然就跳到“五”和“六”这么远、这么不相干的地方去了。要说道理嘛,一推二是正确的,合情合理的,其可恶之处是在“合理”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掺进了“不合理”的东西,不明辨则受其蒙蔽,不细查真就以为事实的“一、二”的后面就真是“五和六”了。
在“大太监魏忠贤”中就有这么一则:魏公公叫一个小太监去说某大臣的坏话,临走又叫住他回来叮嘱说:“拈着点,别全是坏话!”如果全是坏的,坏到一无是处,皇上也会明白是假话。他就是在真话中加进了“合理的”假话,在相信真话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就会相信了假话。水平差点,就当然地认为从一到二是合“理”的,那么紧跟着来的五六也就顺“理”而成“章”了!
还有一个例子也有点类似:某老师在给小学生上数学课,他指着黑板上的式子“2+2=4”问:
“二加二等于几?”
“等于4——”
“好!”
又指着“2 X 2=4”问道:“二乘二等于几呢?”
“等于4——”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然后他再指着“3+3=6”问道:“三加三呢?”
“等于6——”
最后他指着“3 X 3=?”的式子说:“三乘三呢?——”
所有的同学都高声的回答道:“等于6!”
〔正一作二〕正写的“一”怎么也不可能当作“二”!这里所讲的意思是“要认真,千万不可马虎。不可把二当成一,也不能把一当成二”,即“一是一,二是二”。
相当于中国汉语语法上的“互文”。如“秦宫汉柳”、“秦砖汉瓦”、“秦时明月汉时关”,都讲的是“秦时的宫墙柳树,汉时的宫墙柳树”、“秦时的砖瓦,汉时的砖瓦”、“秦时的明月和关山,汉时的明月和关山”等等。
〔倒二不作三〕的确,倒写的“二”字也绝不是“三”。但方言中常听一个人,尤其是老人对年轻人说:“千万不要倒二不作三的”,好像硬要将倒写的“二”一定认作“三”才行,而实质上是说:“要认真,严肃,不要开玩笑,弄出个‘倒着的二当作三’那样的事情来”。
其正确的意思是否定,正确的解法是把否定副词“不”字提到前边来,写作“别倒二作三”!
〔横挑鼻子竖挑眼〕鼻子竖长而眼睛横生,自然之实也。用“横”的要求来说,鼻子当然违反了“标准”;而用“竖”的标准来衡量,眼睛也违反了“规则”,这,就是某些人整治人的“道理(歪理)”。全是出于“小人”之心,上不得大盘台面,充其量叫做“欲加之罪”。摊开来说,还有“大路不平众人踩”呢!
〔颠三倒四〕把“三” 与“四”弄颠倒了,即把三当成四、把四当成三,张冠李戴,把规定性的东西都弄错了,这肯定是不行的。
〔人五人六〕一会儿是“人五”、一会儿是“人六”。不断的变更着以“面目”出现,与“装模作样”和“弄虚作假”意思部分相近,含贬义。
〔横七竖八〕同样是一类数字(事物),七是横着的,而八是竖着的,形容极不整洁、杂乱无章。这种分布,也才符合自然界中“正态均勻的平衡”分布,你把(假设)十五个果子任意的扔进背着走动的筐里,一定是在横和竖两个方向上基本“平均”,而不是只堆横着或竖着,那样不符合现实。
〔七上八下〕一串串忙着上,一串串忙着下,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多是用来形容来往繁忙、心情紧张。但这用词也是极精准的,在歇后语中表达为:“十五个员经桶打水——七上八下”,事实也证明一同上、或者一同下都不太可能,工作效率也低,而是“基本均分,有序在忙碌着”,在人事或工作管理上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十拿九稳〕十次动作,有九次作成。比喻整改如愿,到手(作成)的机率大,费力少。
〔百计千方〕也叫千方百计,计是计谋(方案)、方是方法,形容拟用以解决事情的决心,即办法之多、想尽一切办法。
〔万无一失〕形容极其稳靠,在一万次(件)中,也没有一次会失败或失误,不会失误。也常常听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说明事情总不是如想象的那样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