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画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视觉意象上给人以生机勃勃的积极力量,是美妙动人图景的真实记录及创作,并以此为基础承载创作者真实的情感、传达丰富的思想。
新时代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握时代主题、时代价值,坚持养德、修艺相统一,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值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特策划《我“写”大美祖国》专题活动,为祖国献上最真挚的祝福,展现我国书画艺术的璀璨成果。
李自龙,广西阳朔县人,中国美协会员,广西美协会员,中国民族画院特聘画家,北京和风画院副院长,台湾中华两岸文化事业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市场报艺术顾问,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赵一农高研班执行导师,北京燕赵书画院院士,广西统一战线书画院画家,甘肃通渭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桂林市新艺书画院理事,1999年到广州美术学院进修,师从安林老师,2014一2015年在中国国家画院进修,师从范扬老师,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2013年4月在台湾台北市国立中正纪念堂举办个人画展,2014年7月在台湾花莲县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
墨彩交辉 象外有境
——李自龙先生国画艺术美学浅析
文/卢禹舜
欣闻李自龙先生付梓大金袍作品集,发佳作以兴文思,满堂华彩,墨韵生香,牛角挂书,感遇而为此文。
闲云悠水图 180cm×96cm
远山如黛,青为其华,近水含烟,绿蕴其中。中国山水画从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唐朝李思训的金碧山水,到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把绿水青山的人文理念根深蒂固地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中。而墨作为中国画的灵魂,在水之润泽中,呈五彩之妙,形成水晕墨章的东方美学风范;观李自龙先生的山水画,仿佛在色彩与水墨的天地间游目骋怀,在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多维度审美空间中,置身千岩万壑之间,峰峦奇绝,飞瀑流泉,烟岚弥漫,云光翠影,意境清幽,让人坐忘于林泉。
万木无声水静流 136cm×68cm
中国近现代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师,提出中西融合,改良创新中国画的思潮。此后,吴冠中以独特的绘画语言,以色光浑融的意识流造型,写意中国山水之魂。李自龙先生正是在这种文艺思潮下,深入思考墨与色的微妙关系,在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传统基调下,以墨化色,把自然山水臻化为多重维度的色彩空间。
金秋神韵 136cm×68cm
黑与白是中国画的两极,中国人这支笔饱蘸墨色,无不在两极中寻求自己的维度。李自龙先生更近一步对中国画传统留白的天空进行二次创作,把计白当黑的理念进行未来主义思想的诠释,把黑与白等同视之,在对留白的积墨深入中,瞬间使两种空间交映生辉。在他的《日出》系列作品中,把高远之境物化为夜空,仿若黎明前的晨曦,幽静深邃;喷薄而出的朝阳,在黑色波涛的涌动下,冉冉升起,让人感受到杜甫笔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的奇妙境界。
溪山清音 136cm×68cm
可以说,李自龙先生对西方新古典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精的借鉴吸收,对中国青绿山水的创新与探索,逐渐形成其独具风貌的笔墨语言:《日出》系列,无疑是中国画在时代映照下的一道新风景。所以,我们从李自龙先生的作品中,自然能感受到国潮的流行色与时尚审美的多重要素,这也正是李自龙先生的作品在雅俗之间,瞬间深入人心的神秘之处。我们相信,李自龙先生在中国画探索的这条路中,会走向更加高远的境界,佳作频出,妙造神和;日出晨曦,未来更加灿烂辉煌。
云谷幽居 136cm×68cm
清泉鸣秋 136cm×68cm
山外有山图 136cm×68cm
秋山无声 136cm×68cm
闲居无事可评论 136cm×68cm
溪山秋意 136cm×68cm
高山钟声 136cm×68cm
乡恋 50cm×68cm
后山泉声 50cm×68cm
忆梦 50cm×68cm
雅居图 50cm×68cm
诗家清景在新春 50cm×68cm
听泉闲聊 136cm×68cm
清江幽境 136cm×68cm
远望秋山隔秋水 136cm×68cm
清气图 68cm×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