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健康入秋 预防先行——彭阳县第二幼儿园2024年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路太远
创建于2024-09-14
阅读 95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预防秋季传染病

     健康快乐每一天

    

    秋季,作为一年中的转换季节,其气温变化多端,昼夜温差增大,悄然成为了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且秋季作为新学期开学季,为多种病毒的存活与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了解并预防这些传染病对于保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01  流 行 性 感 冒

主要症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传播途径

      以飞沫传播为主,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


          02  手 足 口 病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会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人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已确诊患者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03   诺 如 病 毒

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痉挛等胃肠炎症状,以及头痛、发热、寒颤、肌肉疼痛等症状。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气溶胶、水传播。


       04  疱 疹 性 咽 峡 炎

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

传播途径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05   细 菌 性 痢 疾

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

传播途径

     志贺菌(也称痢疾杆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


   06   急 性 出 血 性 结 膜 炎

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为眼睛充血、发红、疼痛、瘙痒或有异物感、灼烧感;少数人会出现头痛、发热、视力模糊等伴随症状。

传播途径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如接触了病人使用过的毛巾、钱币、脸盆或门把手等,均有可能被传染。


            预  防  措  施

   1.接种疫苗: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建议接种相关疫苗。

   2.饮食调节:秋季空气干燥,应适当喝开水、菜汤,多吃滋润的食品如梨、银耳等,少吃刺激性辛辣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3. 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坚持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4. 及时增减衣物:秋季气候变化大,温差大,应注意保暖并避免出汗,及时增减衣物。

   5.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触摸口鼻眼,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门时佩戴口罩。

           日 常 注 意 事 项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2.积极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3.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以免孩子被传染疾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

     4.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勤洗手(七步洗手法)。

     5.合理安排作息,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未加工和不清洁的食物,不喝生水。

     7.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根据天气温度及时增减。

            七 步 洗 手 法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两手互握互揉搓腕部。

     


 预防传染病 我们在行动

            2024年9月14日

            

阅读 95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