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仁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小镇上的“外公”

创建于06-16 阅读1.0万

童年是一首诗,是让每个人都流连忘返、深深眷念的诗。又是一年的儿童节了,窗外,路口的高楼上的霓虹灯把天空映照得五彩缤纷。在漫漫长夜里辗转难眠,那些旧日画面又浮现心头,小桥,流水,陈旧的小院,那些童年的淡淡伤感与甜甜美好都扑面而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外公,再讲一个,再讲一个”。

记忆中那些美好的夜,一群度过饥饿后充满好奇的孩子,那低矮的瓦屋,河旁茂盛的竹子,漫天亮亮的星光。一个饱经风霜、方方正正的脸庞上带着八字胡须的老人,他是小镇街头上的儿童都熟悉的一个叫“外公”的老人,连年龄大的妇女也会尊称他一声外公,比外公小一点的男士会称呼他“先生”。 

犹记得,夏夜的傍晚,老先生坐在空地的长凳子上,周边几块搁着的门板上十多个儿童和几个大人围在老人周围纳凉。微凉的风温柔地从河面上轻轻飘来,带来几丝凉意,蛐蛐在墙角的瓦砾里低吟。

外公总会在孩子们的不依不饶下再讲了一个,他吸了口烟,烟袋便点燃了我的满天星光。那激动而热烈,那惊心动魄的历史小说,那美丽的神话故事。这些都是书本上从未有看到过的,特别地新奇和令人神往。外公看的书很多,知识渊博,天花乱坠的语言游戏就变成了消磨时光的糖果点心。聆听有文化的大人的语言叙述,使步入少年的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

外公苍老的声音中带着一种神奇的魔力,总能让调皮的儿童情不自禁地安静下来。一字一句,在空旷中好似飘扬的音符,在微风中轻盈地跳着夏天的华尔兹,却最终归于心中。

那样的画面就镌刻在心里,任岁月流逝也湮没不了……后来,阅读渐渐成了我的习惯,我总会在书中与外公讲过的故事相遇,每次读到,总又想起过去的种种。书中内容固然精彩,但我总觉得少了一种味道,一种气氛,少了那声音中的温暖。

是他,激发了我的想象力,赋予了我无穷的期待,为我推开了一扇通往美好世界的门扉,让我在往后漫长的时光里,与书籍为伍。时至今日,外公当年娓娓道来的身影仍旧镌刻在心,让我始终坚守着最初的梦想与期盼。

任时光悠悠流淌,每次回望,平日中麻木僵冷的心似乎都活了过来。

岁月渐渐后移才知道了外公的事,小镇上的小学和离镇东面三里地中学都是这个“外公”和几个有名望的文人在民国时期创办的,为当地办学,建学校,为地方上的社会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据说,抗日战争初期,日本鬼子进驻 zq 时,遭到了地方武装的阻击,鬼子准备一把火把小小的市镇夷为平地,多亏了这位绅士会日语,才幸运地保存了这条老街。

时光流逝,故事的背景也不知不觉地在演变。

到了那难忘的年月,老外公被"红卫兵"押往街上游行,他的家被抄了一次又一次,他庭院里那棵茂盛的冬梅树也被砍去几枝粗粗的枝干,庭院里一片凋零。人们经常会在东街的田头看见老外公,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在贫下中农的监督下接受劳动改造。那年的多事之秋里,我们再没有听到老外公讲故事。

尽管解放后老人遭遇了极大的不公正待遇,被评定的成份很差,大人暗地里说他既不恶,也不霸,是有文化的高人,地方上有良知的普通男女老少都很尊重他。 

老人在年老的几年里着实苦了,好在老外公的女儿是小学里的教导主任,也是街上都很尊重的老师,因此,他们生活上还能过得去。

那年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位慈祥的老人,但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还深深的镌刻在小镇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中。

阅读 1.0万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