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进行时”——书法课堂彰特色,翰墨童心写中秋

城杨庄小学
创建于2024-09-14
阅读 215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城杨庄小学以课后服务为契机,继续开展多彩活动,彰显学校特色,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锻炼本领,收获快乐。书法是我校特色,多年来一直坚持书法教学,学生们在书法课堂既学到了书法知识,提升了书法技能,又能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新学期伊始,书法课堂又迎来了新同学,刘玉敏老师从笔墨纸砚的常识到搦管执笔的方法,都悉心教给孩子们。刘老师教的认真,孩子们学的有板有眼,多么有意义书法课啊!


      金风送爽,桂花飘香,良辰美景,花好月圆,流传千年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承载着人们关于团圆的一切美好,蕴含着无穷的教育魅力。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节日,象征着团圆和丰收。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等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思念。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民间风俗,感受中秋传统节日的丰富多样性,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中秋团圆的气氛,我校书法课堂开课之际就指导学生进行了中秋节主题书法创作,在这个团团圆圆的日子里,用书法作品给这个节日增添一份快乐。

      五六年级的同学经过前边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书写方法以及章法布局,刘老师布置好任务,讲清创作步骤、章法要求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写了起来。一笔一画间,尽显温文尔雅的精神风貌,传统文化中静雅之风已浸润了每一个同学的心灵。

      书法和中秋节相遇那才是真正的诗情画意。中秋节的诗词吉语写起来,祝福送给你,祝福送给他,祝福送给每一个人。祝大家月圆人团圆!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种文字的书写技艺,更是一种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千年,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从秦朝的小篆,到汉朝的隶书,再到魏晋南北朝的楷书、行书和草书,书法艺术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创新。



      书法作品不仅是艺术品,也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承载了民族的记忆。学习书法,不仅是学习一种技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书法艺术,如同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它不仅仅是一种书写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让我们在墨香中感受书法的魅力,体会那份超越时空的美。

      我校书法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书法艺术的平台,涌现出了许多的“小小书法家”。此项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的书法兴趣和爱好,增强了学生的书写意识,促进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又让更多的孩子乐于练书法,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正定县正定镇城杨庄小学

2024年9月14日

撰稿:刘玉敏

审核:曹晓慧

阅读 215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