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雁塔,是一方历史文化积淀厚重而又时尚的宝地,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独特的区位和优越的环境,孕育了秦、汉、唐曾经的强盛和辉煌。今天,200万雁塔儿女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用智慧和汗水为雁塔的繁荣和发展倾心竭力。那些曾经在雁塔激荡的创业精神,永远值得弘扬;那些曾为雁塔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们,永远值得怀念。2024年,我们迎来雁塔建区7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为庆祝雁塔区建区70周年,由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策划组织,区诗词学会主持开展了“诗咏雁塔70年”创作活动。诗人们借庄重、典雅的七律形式,视野所见、笔力所至,再现了雁塔从一个单纯的农业区,华丽转身为国际化大都市主城区的光辉历程,讴歌了当代雁塔儿女自强不息、日益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以此为“雁塔生日”献上一份厚礼,努力为干好“一三五”走在最前列,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通过阅读这些诗作,能够引导、启发读者对雁塔发展的追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1984年,雁塔水泥厂425水泥获部优
王愉龙
风雨兼程十四秋,赢来声誉满神州。
蓝图直向云山远,捷报频传省部优。
力拔良才求发展,紧抓机遇立潮头。
水泥也作过河卒,奋勇惟争第一流。
1985年12月, 建于长安南路的陕西广播电视发射塔竣工投入使用
郝林玉
一塔冲霄傲宇寰,长安佳景盛名传。
惊心极目古城外,放眼比肩秦岭巅。
旋转餐厅尝美味,连绵电讯送新篇。
不渝卌载担头任,惠泽秦人站在先。
1986年,雁塔区委、区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新韵)
杨鹏洲
头雁领航思路宽,第三产业续新篇。
党员群众齐追梦,物质精神再向前。
依靠农家寻项目,盘活庭院找机缘。
加工种养显能手,效益当年翻了番。
1987年,全市首个农民集资兴建的长延堡农贸市场开业(新韵)
柏 严
凿开桎梏敢担当,锐意革新挑大梁。
勇冠三秦兴贸易,当先一马沐荣光。
人连南北来千里,货萃农商惠四方。
勇立潮头何所待?持心万念为家邦。
1988年4月27日,大雁塔东侧的唐代艺术博物馆和唐华宾馆建成开业
张晓东
唐博奇珍如画卷,俨然历史映身前。
笑倾文物谈尘世,过往云烟伴入眠。
翠绿园林惊俗眼,客居古韵醉心田。
佳肴无数惹人爱,胜景于情谱此篇。
1989年春,姜信真副市长视察市第九十八中、八里村小学和田家湾小学
余 刚
雀跃少年欢靥开,黉门笑迓客人来。
熙熙盛事满春色,籍籍歌声上玉腮。
围拥阶前聆教诲,乐看学府胜瑶台。
杏坛自有花千树,一报东风个个才。
1990年8月,黑河引水工程曲江水厂(一期工程)竣工启用
杨 彪
惊闻此水决天开,跨岭摩云风挟来。
清冽偷尝银汉露,甘醇赧吮乍熟醅。
烹庖玉鼎耽三味,瀹茗瑶池醒九垓。
皆入苍生日常里,心头喜胜不须猜。
1991年6月20日 ,辖区内新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新韵)
赵民清
大秦祥瑞起周原,朝代更迭十又三。
壮阔舞台戏好演,远悠历史众难观。
忽闻史馆已雄起,更喜匠神结此缘。
从此国人来陕地,畅游打卡阅千年。
1992年,雁塔区获“国家土地复垦先进区”称号(新韵)
毛民海
燕舞莺歌锣鼓喧,奖牌闪闪万村欢。
春风化雨润新土,秋月凝霜映笑颜。
锄铲荆棘结硕果,犁耕荒野变良田。
民生大计振兴业,复垦精神代代传。
1993年,雁塔区成立首个人才交流市场(新韵)
李彩茹
雁塔高标集众贤,人才市场首开篇。
交流互动展真智,汇聚精英欲斗妍。
架得凤凰枝干力,呼来学子梦初圆。
繁荣共筑宏图业,事迹千秋载史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