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健康成为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乙肝的世界,用科学的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什么是乙肝?
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这种病毒通过血液、体液传播,主要影响肝脏功能,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不容小觑。
乙肝的传播途径
1. 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孕妇携带病毒时可能传染给胎儿。
2. 血液传播:包括输血、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等。
3. 性传播:无保护的性行为也是乙肝传播的风险因素之一。
4. 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如纹身、打耳洞等过程中,若工具未彻底消毒,也可能导致感染。
乙肝的预防
1. 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我国实行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政策,成年人也应根据需要进行补种或加强接种。
2. 避免高危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避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采取安全性行为。
3. 个人卫生: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
4. 定期体检:特别是乙肝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乙肝的治疗
对于已感染乙肝的患者,关键在于及时发现、规范治疗。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多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伤,延缓病情进展。但请注意,治疗需遵循医生指导,切勿自行购药服用。
为何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针。
疫苗作用: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推荐接种人群: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接种史不详者,尤其是高风险人群。
高风险人群:
(1)存在职业暴露风险人群:包括医务工作者、经常接触血液人员、医学院校学生、救援(公安、司法、消防、应急救灾等)人员及福利院、残障机构和托幼机构等工作人员。
(2)存在经皮肤、黏膜和血液暴露风险人群: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或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员、易发生外伤者、血液透析者及器官移植者、静脉吸毒者等。
(3)存在性暴露感染风险人群:包括性伴为HBsAg阳性者、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和多性伴者等。
(4)其他人群:包括乙型肝炎以外的其他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乙型肝炎高发区的居住者及旅行者、免疫缺陷或免疫低下者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等。
免疫程序:按照0、1、6个月接种3剂。
高风险人群接种第3剂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10mIU/ml,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型肝炎疫苗,或可接种1剂60µg乙型肝炎疫苗(仅限16岁及以上乙型肝炎易感者,若接种1-2个月后经采血确认其抗-HBs仍然<10mIU/ml,再考虑接种第2剂,两剂间隔至少4周)。
接种乙肝疫苗有什么禁忌
乙肝疫苗接种禁忌包括: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以及抗生素过敏者;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图文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