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整体情境创设,共筑新教材课例之美——记课题组七年级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例研讨活动

编辑于09-20 阅读1591

在学校“聚焦新课标,研读新教材,实施新教学”的主题教研活动引领下,课题组积极研究新教材,着力为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进行了系列研讨。本次活动紧密围绕“整体情境创设助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升”展开。学校历史组老师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观摩并研讨了由课题组主持人胡小林老师执教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01新教材研读——开启智慧之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材解读,是集体教研智慧的大演绎、大融合。细致的教材解读活动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好了基石,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思路。教育教学有了这样的前期准备,课堂才能有源可溯,有迹可循,课堂教学才会更精彩!

参加省新教材培训

组织新教材学习研讨

     2024年版新教材《中华文明的起源》一课在内容和结构上进行了显著的调整,更加注重考古发现、文明的起源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同时也简化了部分传说内容,更加突出了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这些变化可能反映了对历史教学内容更新的需求,以及对考古学研究成果的整合。2022版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史前时期的基本面貌,了解对中华文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了解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它是如何促进早期文明形成的,进而促使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增强文化认同感,也使学生通过不断深入学习历史来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思维。

02课例研讨—共筑课例之美

      《中华文明的起源》一课的内容较多,涉及的概念也很多,如私有制、国家、文明等,这些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都比较生涩难理解,如何让学生在一堂课中了解史前时期的历史,掌握中华文明是如何产生发展?这需要教师整合教材内容,科学设计学习任务。胡老师从课标出发,确定本课“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多元一体”的大概念,并围绕这一大概念巧妙的创设了“我是小小考古学家”这一大情境,在课堂中,学生化身为考古学家,一起来完成“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任务。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完成“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任务,胡老师将大任务分解成两个两个子任务,任务一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任务二 口述传承文明之魂,力图让学生通过考古发现和远古传说来互证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整堂课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老师为学生的学精心搭建支架,如在学生进行考古任务前师生一起探讨考古前应做好的一些准备,在考古过程中提供了良渚古城遗址和陶寺古城遗址的一些图片、资料,并在小组进行考古活动时嵌入评价。在活动的设计上从分组探究良渚、陶寺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到比较两出遗址的考古发现的共同之处来认识文明起源再到对比分析中国地图上早期文明遗址分布和对比各地文明遗址出土的文物分析文明起源发展多元一体的特征,步步铺垫,层层展开,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中华文明的探源,同时也在探究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和证据意识,在考古结论展示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课堂最后,联系现实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成果介绍,让学生谈谈考古发现和远古传说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有什么意义。学生在这个迁移运用活动中不仅厘清一些学史方法,传说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别,实物史料与口述史料的价值,还涵养了家国情怀,切身体会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为祖国五千年的文明而倍感自豪。

    课后课题组成员与历史组老师一起对本次课例进行深入研讨,老师们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看法,也引发了我们对本课设计的再次思考。 本节课非常注重学史方法的渗透,核心素养的落实,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对于七年级刚接触历史的学生还是有点难,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问题:私有制、阶级、国家这些概念如何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解释?在考古活动中还可以提供什么支架来降低难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并表达?课文内容增多,教师如何对内容取舍整合以及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带着问题我们继续出发,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在研讨中不断探索更美的课例。

教育是渡人的船,交流是乘风的帆,教研是清风几许,推我们走得更快更远。本次初中历史新教材课例研讨活动为学校历史老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机会,帮助老师们迅速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也为老师们打造有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提升教学教研水平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将继续遵循新课程理念,深入挖掘新教材内涵,在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实践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突破!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前路浩浩荡荡,

万事尽可期待!

本篇由《大概念视域下初中历史整体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供稿

阅读 15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