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气干燥,由于孩子皮肤娇嫩,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抵抗力较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希望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的健康。
流行性感冒
主要症状
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能有胃肠不适情况。流感流行进展迅速,传播广泛,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感染,同时流感属于病毒性感染,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
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主要症状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干咳少痰,而且夜间咳嗽比较厉害,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1.少给孩子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多吃多汁的水果,少吃反季的水果,更不要吃快餐及油炸等垃圾食品。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3.合理膳食,保障睡眠、保持运动,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并提高体质。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婴幼儿多见,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3.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预防措施
1.外出回到家,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洗手,尤其是成人,虽然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触孩子。切记,千万不要跟小朋友嘴对嘴亲亲哦,这样非常容易传染病毒。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对小朋友经常接触的毛巾、水杯、玩具等也要经常清洗、晾晒、消毒。
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等。
传播途径
1.呼吸道飞沫传播。
2.不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吃手或接触感染者的口腔、疱疹。
3.接触感染物品。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注意个人卫生。
2.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传播途径
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
4.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
预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秋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主要症状
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感染后表现为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发热、瘙痒。
传播途径
1. 直接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3.接触感染物品。
预防措施
1. 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幼儿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秋季保健注意事项
天气转凉,宝宝如何穿衣!
“三暖二凉”原则
“三暖”
即“背暖、肚暖、足暖”。保持小朋友的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孩子的肚子连接脾胃,如果腹部受凉的话,会造成脾胃虚弱,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或者是消化不良、腹泻等;小朋友脚上的神经比较多,还有很多的穴位,对外部的温度也是比较敏感,如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
“二凉”
指的是“头凉、心胸凉”。儿童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而神昏,就是中医所说的上火,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头部散热;小朋友如果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穿着过厚,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所以,要保证孩子心胸凉爽舒适。
入园时也可以多带几条隔汗巾。当孩子出汗了,老师便会为孩子更换隔汗巾,这样就能避免孩子衣服被汗水浸湿后凉汗的情况。
小年龄的孩子入园时可能还不会系鞋带,所以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鞋子时,可以尽量选魔术贴或一脚蹬。同时,也请家长保证鞋子尺码合适,避免出现码数过大容易掉、码数过小穿着不适的情况出现。
合理饮食
孩子们的膳食要合理搭配,以保证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尽可能少食辛味之品,多饮用开水,适当多食青菜、水果等新鲜果蔬,润肺生津、养清阴燥,您可以给孩子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放学回家后,爸爸妈妈也要给孩子清淡饮食,避免引起积食等状况发生。
加强体育锻炼
如每天散步 、做操、跳舞、游泳等,以增强幼儿体质。随着天气冷暖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心,但也不能穿得过多,以免幼儿稍微一活动就出汗。出汗后不要立即脱衣摘帽,防止受凉。
保证充足的睡眠
按时作息,周末在家,作息时间最好与幼儿园一致,避免过度疲劳。应注意夜间给孩子盖好被褥,家长应勤查看,孩子被蹬时及时盖好,以免孩子着凉。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科学洗手
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到校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都要及时洗手。
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里,饭前便后洗手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细菌滋生,在饭前饭后检查孩子的手是必要的。
家园共育 保驾护航
加强家园合作
1.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带幼儿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为了杜绝传染病在园内传播和蔓延就诊时让医生开诊断证明,晨检过程中如果有发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将其与其他孩子进行隔离,需要家长带孩子就医,防止疾病的蔓延。在家时,爸爸妈妈也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健康状态。
2.请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幼儿康复痊愈后方可返园进班,如果诊断为传染病请在第一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不要瞒报、谎报,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影响其他幼儿的身体健康。
3. 3-6岁儿童处于幼儿园阶段,幼儿园属于人群密集场所,更容易发生传染而造成大规模传播流行,接种新冠疫苗对提升人群免疫水平、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孩子更加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建立好家庭群体免疫屏障提高全民新冠防控水平,高度重视适龄儿童的健康安全,建议家长尽早带幼儿接种疫苗,给幼儿多一层保护。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