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深耕 共促成长”

昌盛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与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

昌盛镇中学校
创建于09-12
阅读 30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启航·梦想】

       秋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为响应教育部门关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深化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平的提升、做好初小衔接、加强家校合作与交流, 我校特召开初一学年组座谈会,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探索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次会议围绕学生行为习惯与教学质量关系、学情现状分析及问题梳理、养成方法与技巧分享、学习氛围营造策略、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评价机制与持续改进方案等多方面进行了充分研讨。

       会议由教务高主任主持,他提出:一要加强学生从入学到离校,从就餐到就寝,从预习到课上,从生活到学习等各方面行为习惯的培养;二是针对学情认真备课,因材施放,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注重基础知识落实,注重知识引导和迁移;三是加强反馈,互通有无,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共同了解班情学情;四是做好初小衔接,提高单位时间内课堂质效。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会议伊始,教学周校长讲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一番话引发了老师们深深的共鸣。

       教师要始终将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在课堂上认真传授知识,在课后悉心辅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要始终关注学生的素养,不仅在课堂上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在课后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

       家校共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开学第一周召开家长会,全面展示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情况。家长会上设置互动环节,让家长分享教育心得,提出困惑与建议。

       同时要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在家访中,不仅要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等方面,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探索·实践】

       接下来的时间里,初一学年组教师分享了他们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及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宝贵经验。从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到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再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每一个话题都直击教育痛点,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日常规范的雕琢

       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纪律便如影随形。按时到校、身着整洁校服、课堂上的全神贯注,这些看似细微的日常行为,却是构建良好学习环境的基石。各班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携手监督,让迟到早退无处遁形。学校也将加大对校服穿着的检查力度,让校园风貌更加整齐划一。而文明礼仪的种子将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播撒,文明用语、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各班的行为习惯养成班会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学生文明成长的道路。

学习习惯的精心培育

  预习,就像是一场知识探索的前哨战。各学科教师精心布置预习内容、指导方法及要求,引导学生提前触摸知识的轮廓,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课堂上,笔记是知识的沉淀,老师们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难点,记录下思维的火花。课后,科学的复习计划如同一座座桥梁,将知识的岛屿串联起来,建立科学的复习计划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班级里,每日、每周、每月的复习计划有序推进,教师们通过适量作业和复习课,助力学生巩固知识的大厦。

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

在课堂的舞台上,教学方法如同多彩的画笔。讲授法如沉稳的底色,讨论法似灵动的线条,实验法、探究法宛如闪耀的星光。实验探究让知识从抽象变得具体,小组讨论让思维的火花尽情碰撞。而现代教育技术如一阵春风,吹进了课堂。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平台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我校将持续大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让老师们能熟练运用这些“魔法工具”。

教学质量的严密监控

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教学的航向。听课、评课、学生问卷调查、教学质量检测全方位展开,教务将定期呈上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为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精准的导航。考试不再仅仅是分数的较量,更是对学习的深入反思。规范考试的各个环节,深入分析考试成绩,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为教学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共谋·发展】

       会议的最后,王校长总结中指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只记住一些知识以应付学生提问的人不能当教师。只有当学生“力不能”而提出问题时,教师才进行讲解;如果讲解后学生还是“不知”,则可以暂时搁置,待时机成熟再讲解。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准备情况,循序渐进启发学生,而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在学生力所不能及时还硬向学生灌输,必然造成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损害。

       “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时,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时,不要去启发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地独立思考。把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教学时机选择的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恰当性,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启”得有方,“发”得到位,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因材施教。

       王校长表示,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思维依赖于人脑的机能而存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因此具有强烈的主体性,思维是他人无法代替的。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做题层面。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提问、学生探究、学生思考,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培育学生的素养。面对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具有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迈向创新。

       王校长强调,教师要做到勤学苦练,充实自我。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关注教育动态和改革方向,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展望·未来】

       教育路漫漫,育人心灼灼。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一次的碰撞都有新的收获。通过本次教学研讨会,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研共学,齐步前进。昌盛中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耕教学、砥砺奋进、笃行致远,凝聚育人智慧,绽放教育风采,在教学质量提升之路上继续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阅读 30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