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劳动创未来

——劳动教育现场会额市二中站

牟娆
创建于2024-09-12
阅读 26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2024年9月12日上午,由额尔古纳市教育和科技局王玉芝局长带队,各校校长、劳动教育负责人及劳动教师来我校参观劳动教育成果。

第一站——宿舍参观叠被子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为了使学生在劳动中提升技能,在活动中促进成长,真正成为“五育”共进、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学校开展了叠被子实践活动。叠被子简而不凡,通过叠被子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学会内务整理的技巧,明白生活中的事情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做好,更有助于将劳动教育渗透于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劳动成为一种爱好,一种习惯,一种品质。

第二站——参观制作美食

    从泡一杯沁香的果茶到做饭团、寿司,再到和面、擀皮,煮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烟火气”也是我校劳动课的一大特色所在。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个个化身“小厨神”,油盐酱醋,信手拈来;切盘摆盘,不在话下;一招一式,学得是有模有样。在这些充满趣味的实践中,学生们用美食的语言传递着友谊和情感,完成对生活的认真探索,同时也是对劳动精神的深刻体验,培养着学生们热爱劳动、自理自立、健康生活的品质,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第三站——参观手工艺品制作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在我国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加强劳动教育,弘扬传统手工技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扎染工艺,感受传统扎染艺术的美学,我们设计了妙趣横生的扎染劳动课。

    以“泥”为介,向“美”向“劳”而行,学校不断探索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新路径。在制作泥条盘筑水杯的过程中,孩子捏、揉、搓、拉泥巴时,手、眼、脑并用,促进了左右脑的细胞活动,对孩子的手、眼、脑协调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陶艺课程也是一门需要耐心、细心的课程,在动手实践、劳动创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感受劳动价值。

第四站——参观剪纸、衍纸制作

    纸短情长,妙“剪”生花。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方寸之间百般变化,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让学生亲身感受并传承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开启具有综合育人价值的劳动教育,我校开展剪纸课程。

    以劳育美,以美育人。衍纸又称卷纸,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手工艺术,它是用专用的衍纸制作工具将细长的纸条一圈圈卷起来,成为一个个小“零件”,然后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以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和设计的艺术形式。通过积极推进普及中学生掌握衍纸创意制作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创新实践育人途径,提高劳动教育实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

    劳动课不仅赋予孩子们必备的生活技能,更是让“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种子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未来,我校将继续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传承劳动文化,开展更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劳动连接五育,以劳动赋能成长。

    参观过后,我校樊庆林校长对我校劳动教育具体开展情况做了分享与汇报。

    最后,王玉芝局长做重要总结讲话。对各中小学接下来如何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作出指导。

    此次劳动教育现场会的成功举办,为我校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提供了强大动力。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努力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劳动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

撰稿人:牟娆

审核人:樊庆林

阅读 26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