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本次展示是大单元教学设计创新发展的起点,今后我们要坚持以“新课标”为导向,共研共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让“大单元”教学落地有声。
六年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8fc7346c31f479d96dd9dad45daeee2.gif)
冶秀兰老师代表六年级组进行分享,在本单元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经历观察、思考和体验的过程,引发学生主动尝试用“方向(角度)、距离”来描述位置与方向,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五年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d4ae000c1f1420a99c4944df58621fe.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5c6a634d4e24146a6da3770b8fa3729.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989657abfe7434681017da3a9659b99.png)
赵隆兰老师代表五年级组汇报交流,对本单元的目标进行梳理和整合,最终确定单元总目标为:猜想并验证“多边形的面积=每行面积单位的数量×行数”,采用转化思想理解并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四年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344a1880c3e4b7c94d7e836804df8ed.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4cc7da0155c4920a5f4c5ed438ecdd7.gif)
陈海莲老师代表四年级组进行交流分享,她从单元教材分析、单元任务、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建议和作业设计几个方面对本单元教材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以“探索角的秘密”为整单元概念设计,并制定情景导入、合作探究、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
三年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96d85895137d47839c1a7eeff4d4538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50f87d3455144e38328badfe00033a7.png)
高敏老师代表三年级组教师分享交流,以“大问题”牵引大单元教学,从备(分析与重组)、教(研究与实践)、评(认知与育人)、单元作业设计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在问题探究、思考进阶中展开学习,提升单元学习的整体效益。
二年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9165dd75db294cf48d20e78022711bf2.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a21b2ec9c5244148f9f73488775e04b.png)
陆鑫老师代表二年级组分享交流,对于《认识时间》这一单元进行同课异构,单元内容的设计遵训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旨在通过一系列有序、连贯的教学活动,建立完整的时间认知体系。
一年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21a8779ea85b46668a7ebac56ab1848f.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8031ae38b4743d1a4b8f345837d7261.png)
郭文娟老师代表一年级组交流分享,对于《 5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内容,整体教学思路旨在通过情境引入、直观操作、合作探究、巩固练习和综合应用等环节,音乐、美术、科学等不同学科的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周敏副校长总结发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集体备课不仅是我校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更是一种集体智慧的融合,取长补短,资源共享,这样才能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从而进一步实现“减负提质增效”。集体备课活动凝聚了集体智慧,展现了团体风采,打开了教学思路,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让接下来的教学更加合理科学化,从而令教学思维的碰撞产生更多新奇的火花。
朱序忠校长进一步总结,碰撞交流展风采,集思广益促提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教师的个人基本教学素养,坚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校教师将继续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提升教学质量,潜心研修,且思且行!
大单元教学旨在促进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构建教学的整体意识,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它是提升教学效益的必要途径,是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关键途径,更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